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任久明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任久明
[导读] 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自身情况及施工要求,注重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可使相应的施工计划开展更加高效、科学,增加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避免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
        身份证号码:13022419850511XXXX
        摘要:结合建筑工程的自身情况及施工要求,注重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可使相应的施工计划开展更加高效、科学,增加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避免影响混凝土浇筑效果。因此,在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其施工技术应用更多思考,积极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确保混凝土施工状况良好性。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对整个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可以直接作用在整个工程的质量上。混凝土浇筑技术则决定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质,因此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十分有必要。为了使这一技术的应用更加广阔与规范,本文将围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和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日常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与持续化发展目标。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部分,特别是大体积浇筑的混凝土施工中,会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浇筑工作十分繁重,并且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浇筑中必须做好对技术的控制,从而保证建筑的质量。如果在施工中没有使用合理的工艺或者施工技术,就很用以造成建筑物的结构存在缺陷,这时建筑物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上都不会符合要求,甚至会出现结构强度不足的情况。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也要面临建筑高度的改变、混凝土逐渐承受更大的重量等情况,并且建筑物的施工空间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在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使用的技术,保证建筑物施工的整体效果。
        2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各种各样先进的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密度很大,现场使用的材料量又很多,在加上各项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施工任务比较繁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为了更好地发挥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作用,对施工进程的合理安排工程质量的监控很重要,只有每个过程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才能够保证最后的工程质量。
        3常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1全面分层浇筑。
        全面分层浇筑法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按照设计结果对建筑工程进行分层的基础上,进行逐层浇筑的一种方法。这种浇筑手段常用于建筑结构较小,要求技术不高、浇筑强度较小的小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平面中。浇筑顺序通常是从下至上,完成第一层的浇筑之后再进行下一层,逐层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通常从混凝土结构的短边开始,再沿着长边的方向进行浇筑,特殊情况下也有从中间向四边或四边向中间进行浇筑的方式,具体浇筑方式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通常情况下,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只适用于开工后混凝土供应较少、混凝土厚度适中且施工面积长度较大的浇筑作业情境。施工中,若要使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需要先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末端进行浇筑。之后在混凝土初步凝固时,才能够开始进行第二次浇筑作业。需要强调的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并不适用于层数较高的建筑。通常情况下,顶层完成浇筑后最底层同样不会凝固,这便是可以进行多次浇筑的主要原因。相关案例证明,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有助于提高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3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运用
        对于长度较长、厚度较厚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需要施工单位及人员重视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的引入及应用。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自然的从顶端倾泻下去,在适宜的斜面坡度作用下,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高、结构性能优化等提供技术保障;(2)从斜面底部入手,逐渐向上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而提升斜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水平。
        4混凝土浇筑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梁板浇筑技术
        梁板浇筑技术用于建筑梁板的制造,在使用梁板浇筑技术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需要对肋形楼板进行浇筑,一般使用赶浆法进行浇筑的操作。施工时,根据阶梯式分布,对梁板采取分仓操作的方式,需要在达到规定的浇筑位置之后,然后进行浇筑的施工。楼板的浇筑中,需要控制梁板厚度小于虚铺厚度,振捣的方向也要和浇筑方向相同,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施工情况移动标志,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楼板厚度的控制。完成振捣工作之后,要进行找平操作,以确保浇筑后的楼板具有足够的光滑性,一般使用刮尺来进行。对于墙、柱的链接位置,施工是需要控制好浇筑的时间长度,一般都在1h~1.5h,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效果。
        4.2剪力墙的浇筑
        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剪力墙浇筑作业时,需要通过对其现场情况、剪力墙功能特性的充分考虑,加强分层浇筑方式使用,为这类结构性能优化及应用质量提高提供专业保障。同时,基于剪力墙的浇筑施工,也需要从振捣操作规范性、水泥砂浆科学使用、浇筑过程控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剪力墙浇筑质量,促使其在建筑工程实践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进而实现对性能可靠的剪力墙的高效利用,满足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要求,完成好剪力墙浇筑作业。
        4.3位置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要时刻留意与控制钢筋的具体位置,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当钢筋位置出现偏移时,要及时运用各项措施开展修复作业对其进行纠正,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的主梁部分,钢筋的位置通常会比较密集,给混凝土浇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格外小心谨慎,必须充分考虑每根钢筋的位置,在准确确定钢筋具体位置的基础上开展浇筑工作,在不破坏建筑稳定安全性的基础上,完成浇筑作业,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一般情况下,此部分的浇筑工作必须要应用细石混合水泥浇筑材料,同时积极应用人工振捣浇筑模式,在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效率与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整体性维护。
        总结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应用已经成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技术细节。今后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把控好各个方面的细节,在开工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以上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下的经验,着手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李运正.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50+152.
        [2]刘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06):50.
        [3]文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01):23-24.
        [4]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8(22):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