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马敬民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马敬民
[导读]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结合建筑工程具体需求基础上,对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施工裂缝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跟应用效果,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身份证号码:11010119690403XXXX  北京  10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结合建筑工程具体需求基础上,对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施工裂缝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跟应用效果,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工民建工程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大。工程的质量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国家也加强了对工民建工程施工作业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工程建设企业要提高施工技术,科学地管理施工作业,进一步为未来工程的质量的提升而奠定基础。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1拌和
        拌和作为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拌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处理之前,需要做好其试验工作,对混凝土的拌和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原料的合理选择,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对于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运输状况的影响,只有在具备良好运输条件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强度以及承受力减弱等问题发生,减少对施工效果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对运输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还要不断采用滚筒来进行均匀搅拌工作,避免混凝土沉积等问题发生。
        1.3加强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草席进行,浇筑完成后,要将草席等材料铺在混凝土表层,依据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的养护。如天气炎热、气温较高,应加大洒水频次,如气候湿润,则应控制好洒水时间,大概每两小时洒水一次即可,洒水养护工作要维持3d左右,然后根据混凝土表面情况判断是否需继续进行养护,只有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才能避免其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裂缝。
        2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2.1蜂窝麻面
        混凝土蜂窝麻面问题主要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模板时没充分检查,模板本身存在缺陷,不平整或者有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分随着裂缝流失,混凝土因缺水而出现麻面情况;第二,施工前没有清理干净模板,导致杂质残留而出现麻面情况;第三,模板没有完全湿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部分水分流入模板,混凝土水分不足出现麻面;第四,在涂刷隔离剂时,没使用正确的方法和刷子,导致涂刷不均匀,或者隔离剂未经正确使用;第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比例,使得混凝土不能正常凝固而出现麻面;第六,浇筑混凝土时未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部分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有的混凝土缺水严重。
        2.2混凝土孔洞
        混凝土孔洞是指混凝土整体结构中出现空隙,部分混凝土缺失的情况,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布置较为紧密,使得骨料被钢筋卡住,也有可能是内外模板之间的距离较小,振捣过程较为麻烦;第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配比或是质量等问题产生离析现象,导致混凝土无法正常流动,致使骨料集中在一起无法再继续浇筑过程,从而产生孔洞;第三,浇筑顺序较为混乱,影响了原材料的性能发挥,搅拌不合理;第四,浇筑过程中未对混凝土进行合理分层,致使部分混凝土因为层次过厚而得不到有效浇筑,出现松紧不一致情况,继而出现孔洞。


        3工民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3.1强化施工环节的监控工作
        只有构建相关的质量监督以及检测小组工作,强化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施工的规范性跟合理性。在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对施工的具体操作进行明确指导跟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各项施工管理规范,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做好施工流程的优化管理,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工程施工效果。
        3.2提高浇筑技术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浇筑进行指导和监督,避免施工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应指导工人进行一次性连续浇筑,避免浇筑未完成时就出现中断导致混凝土凝固出现质量问题,另外,搅拌完成的混凝土要避免再次注水,影响混凝土性能发挥。(2)通常采用混凝土泵送进行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要保证所需混凝土用量的连续浇筑,浇筑过程应严格控制泵送的高度,应使混凝土沿溜槽均匀下落。(3)混凝土振捣过程应充分保证振捣的有效时长,通过有力的完全振捣使得混凝土能振捣均匀,切记出现一次未振捣完再进行二次振捣的情况,振捣过程应一气呵成,另外,为避免施工缝的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后,不能立即浇筑新混凝土。(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部位所需要的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故而要对混凝土凝固时间进行判断和控制,一般,前层混凝土凝固大概需要45min,等前层混凝土凝固之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终凝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2h以内,要根据不同部位所需混凝土强度对凝固时间进行稍加调整。
        3.3进行施工原材料的合理选择
        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就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结合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高强度、高质量水泥的合理使用。在水泥选择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同一厂家中同一批次的水泥,保障混凝土水泥性能以及颜色的一致性。在骨料尺寸选择过程中,要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掺入杂质等问题出现,这样也就可以让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其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水质的良好性能。
        3.4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规范化的进行后期养护管理,能有效地提升混凝土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养护施工中,应重点关注养护温湿度的控制与管理,避免混凝土结构件出现裂缝。具体而言,拆模养护时,先要进行拆模时间的合理把控,避免浇筑混凝土构件强度不达标。在完成浇筑的一定时间内,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蒸发出去一部分并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结构表面平整度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容易产生温差裂缝,对此,应注重遮阳和降温手段的有效应用。当温度过高时,进行覆膜养护,并定期洒水,确保表面的湿润程度,而当温度过低时,应做好保暖管理,避免因冰冻产生裂缝,混凝土强度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工民建建筑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还要进行施工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对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模式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纪宏.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议[J].四川水泥,2020(07):25+27.
        [2]王斌.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创新路径[J].建材与装饰,2020(13):30+33.
        [3]冯成强.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中外企业家,2020(01):115.
        [4]程绪宇.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9,16(35):133-134.
        [5]陈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9(1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