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 王彩云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彩云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浪费越来越多,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加重,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我们引入了节能技术,以节约用水,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局面,提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进城市给排水节能产业的发展。
        济南新家园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资源浪费越来越多,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加重,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我们引入了节能技术,以节约用水,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局面,提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推进城市给排水节能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节能给排水技术;应用
        1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必要性
        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是通地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所产生的积水进行收集和运输,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通过节能措施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提升系统能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合理收集废水,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这样在实现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同时,有利于改善城市周边环境。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缺乏节约用水意识,在使用水资源时不懂得节制,从而导致水资源枯竭情况的发生,进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水资源的节约措施,并及时落实。除此之外,为了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结合相关政策,通过引入节能措施来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
        2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设计中缺少节能减排理念
        在以往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没有将节能减排的方针落实到设计细节中,致使能源与水源浪费的现象不断发生,增加了建设成本和资金成本。例如,在雨季汛期,一部分城市地区的雨水不能自排,必须建设低排区域。许多城市将自排的低排区域划分到河道中,加大了泵站工作量,耗电量也随之增加。
        2.2规划与城市发展实际不符
        城市发展速度过快,人口数量随之增加,其排水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人口数量的排水容量,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难度增加,排水工程设计技术老旧,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实际的人口排水量。对此,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技术要相应提高,跟随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改进规划设计,合理设计排水工程的分布,达到能够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排水需求。
        2.3管道铺设和掩埋深度不合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缺少详细的规划,导致管道铺设出现问题。施工过程中也没有严格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导致排水管道掩埋深度不合理,排水管道上下游接管无法进行连接,后期对其施工漏洞进行修正,导致发生电能过于浪费的现象。
        3加强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策略
        3.1加强对于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
        随着“地球村”概念的不断深入,全世界都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因此作为设计人员,首先要对节能环保给予充分的重视。不能图眼前省事,翻抄旧案,要从主观上明确节能环保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城市污染,更是保证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大事。
        3.2结合城区特点选择节能给水方案
        一般城市供水的方式有很多,如直接供水:也就是充分利用管道的压力来实现供水,这样既简单也便捷。分区平衡水压:通过支点来减少出水口的压力,以此来提供供水服务。

蓄水池:就是通过在合理区域修建蓄水池来为人们提供供水服务,不过在修建蓄水池时要对其深度进行科学控制,以免由于水泵压力过大引起能源的高损耗。城市给水系统的压力过高会产生能源的浪费,而过低则可能影响城市生产与生活。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如楼高、地势、未来用水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计算。使给水压力在保证城市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另外,在现如今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供水需求,对此可以采取二次供水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也能解决高层用户的用户需求。
        3.3绿色污水处理技术
        将各种绿色节能的技术手段运用在市政给排水的污水处理设计中,可以在实现水资源充分利用之余,获得更多的水资源利用效益,切实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例如该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原本设计使用钢筋混凝土管,但后期设计人员发现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此类管材容易受到水体侵蚀作用影响而出现接口损坏或管体开裂等问题,导致污水渗漏其中,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因此,后期在实际施工时,工作人员改为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新型管材,此类管材具有无毒无害、节能环保、耐腐蚀力强、重量轻等诸多优势特点,对于提升整体市政给排水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等均具有积极效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将国外先进的SPR污水处理技术引入其中,该技术将物理与化学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同时运用水力学原理,所构成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高效、处理速度快等特点,可同时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有效处理。经由该系统处理后的中水,可直接作为工业用水或是城市绿化用水等。
        3.4雨水回收与再利用
        在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中,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充分使用,是有效缓解城市用水紧张、提升水资源综合使用效益的关键。虽然眼下已经有许多城市地区已经开始正确认识到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但其通常只是简单借助雨水口将雨水或其他地表径流集中排至市政给排水管网中,而后利用水体自流或是加压处理等方式将部分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其余部分雨水资源则渗透至地下,作为地下水的补充。此种方式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较为有限,因此该市政给排水工程,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构建综合化雨水回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收集过滤系统、蓄存回用与保鲜系统、溢流排放系统等共同构成。以其中的雨水蓄存回用和保险系统为例,在该系统中,设置在路面两侧位置处的贮水池负责用于集中贮存雨水,其与蓄水井中所设置的过滤和净化装置可对雨水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在水体自净作用下,最终可将雨水资源转化成城市绿化以及消防等用水。此外,考虑到雨水在长期密封存储过程中极易产生异味,因此该系统还通过运用具有良好透气性能的沙基材料,用以将雨水当中的部分有机物去除。同时,将防渗性能与透气性能较好的砂石均匀铺设在蓄水池的底部,在雨水收集回收后优先进行净化处理和再利用。此时,蓄水池内储存的雨水在此类材料的作用下,其含氧量可得到适当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体水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我们应引入节能设计理念,以降低给排水工程能耗,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为城市给排水工作人员提供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蒋留平.浅析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现状及发展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1):93-94.
        [2]李金涛,何俐钢,徐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析[J].低碳世界,2019,9(03):170-171.
        [3]侯铁.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12-113.
        [4]蔡源浇.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2):94-96.
        [5]郭娟.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14):201-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