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赵梦丽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赵梦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生态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生态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利工程;工程设计;水利建设
        引言
        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遵循生态保护理念,所进行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生态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提升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目前,我国增加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力度,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兼顾绿色环境发展的要求,遵循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加强水利项目设计在兴修水利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并强化兴修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1.1安全性与经济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规划牵连的范围较广,因此多种因素都可对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在具体完成施工时,工程方应在全面考量施工影响因素的同时,兼顾实施生态保护措施,从而使水利工程能够与周围的生态协调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从理论上讲,应首先符合工程学与生态学的规划理念,严格按照工程及水文治理标准开展项目施工,从而使工程达到理想的稳定与耐用效果。
        1.2空间异质原则
        空间异质性是表示生态环境在格局在空间的分布上是不够均衡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换言之,空间异质性是指空间的缀块性和梯度之间的总和。其中,缀块性更加具象,是指缀块的构成类型和在空间分布中的位置所在。当空间异质性的指数越来越高时,就表明越来越多的生物可以在这片空间之中实现共存,这项原则对生态水利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1.3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所在地的河流为中心开展,而不同地区的河流受地势、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河流特点也各不相同,由此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是需要各地的水利工程设计切实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为设计原则,由此来根据当地河流周边的实际生态环境来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除此之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河流周边的其他生物的保护情况,对于河流周围的动植物不能采取强硬破坏的方式,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保护河流周边动植物的方案。
        1.4生态系统可自恢复
        生态系统具有对自身的自行组织与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当前既有的生物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形成相应的生态链条,使整个系统的设置更为科学。在实施水利工程时,设计人员应人为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需积极引入新的理念来设计和完成施工任务,从而达到工程与环境的平衡统一。人类一直在改造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对生态的影响甚至是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从短期效果来看,不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但对自然无节制的破坏绝对会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因此人类也需格外重视建设开发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2.1为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提供更好的空间
        在兴建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对河流、岸边、水道的种植物展开深入研究,保证动植物能够同水利工程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且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严格依照自然生态中的地貌和地形特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在水利项目周边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当中,河堤坡脚处有了很大的孔隙,与此同时此处还拥有非常多的变化带,因此来说,此区域位置就非常适宜各种生物的生产,可为鱼类提供一定的生长场地,同时,还可以利用河堤两旁的树木和草丛为鸟类和昆虫提供必要的栖息地。
        2.2确保设计审核工作的科学性
        提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重要的环节,是保证审核工作的合理性重点。只有严格按照规定审核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才能对整个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整体水平予以提升,所以,审核单位必须要保持独立性,坚决杜绝任何控制和影响审核工作的问题出现。此外,还应该保证审核生态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养成工作人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保持认真、客观、真实的态度。审核工作必须要具备长远的目光,及时更新审核的内容,坚决杜绝在审核过程中出现漏洞,充分保证审核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具体性和准确性。坚决杜绝任何耽误工期的麻烦出现。
        2.3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
        水资源作为一项珍贵资源,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是当前我国整体发展的一项重点关注内容与需求,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却不容乐观,依靠人为意识地避免水资源污染是较为困难的,由此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对于净化水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污染是需要予以一定重视的。水利建设的开展既是为了保障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同时也需要切实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涵养水源,在水体内形成一个净化循环系统,这一内容主要是依靠有机的污染物经过氧化作用后变成无机物,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可以增加鱼道等来确保水中氧气足够,有利于污染物的转化。
        2.4提高对景观尺度以及生态水利工程规划的整体性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个具有整合性质的工程,不能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景观以及其他因素割裂开来。为此,在设计景观的时候,不能只符合现今的规划,还应该考虑未来的变化,让规划设计更具弹性,能够适应未来的调整,以此扩大景观规划的价值。因此,需要将景观尺度扩大,提高景观的长期使用价值,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以此提高景观建设的效率。若是景观设计的尺度较小,不仅会拖慢工程效率,还会降低景观对生态水利工程的价值,使得生态水利工程和其他的水利工程之间差异性较低。同时,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阶段,还应该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性评估,整合所有因素,立足于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理清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联系,了解彼此之间的影响作用,以此让生态水利工程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也让景观更加具备美感和艺术性。另外,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应该考虑水域的易变性,水域是会因为外界因素而不断变化的,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让生态水利工程能够适应水域的变化。最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周边生物的生长,不能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2.5河道运营管理维护
        河道运营的重点是保障水利工程设施的稳定运行,实现河道水质达标,在此基础上保持河道水面清洁、对滨河景观带进行维护,充分发挥河道长效管理的效益,创造优美、整洁的河道水环境。在运营过程中,对于污水排放口,管道要加大力度日常巡视,以防对工程效果和河道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并注意河道保洁,削减内源污染,提升感观效果,保持水质主要指标稳定达到相关水标准。制定河道绿化管养方案,针对季节和植物生长特性进行管护,理清水生植物及杂草的生长规律。清除工作可从实际出发确定清除办法,适当时机对区域内的河道进行一次全面的清除杂草、漂浮物和两岸各种垃圾为主的专项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还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利用生态学原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原则,提高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推动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传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000(001):179.
        [2]徐燕红,朱锡麟.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8(16):378.
        [3]江张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131-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