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务转型中攻坚克难 全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孙合明
[导读]
        天津市大港油田土地管理服务公司土地管理中心
        中央声音
        把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11日)
        创新实践
        一、业务转型的喜与忧
        2020年5月初,大港油田土地管理服务公司土地管理中心新接手43平方公里的大港油田国有土地管理业务,单位名称也由原第二治安管理中心更名为土地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对中心来讲,既是一次全新的转变,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此次业务转型,中心绝大多数党员群众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在原有市政业务逐步移交的大形势下,转型土地管理业务,既为中心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也为中心未来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在高兴之余,部分党员群众也不无忧虑,认为以前的业务不管怎么说,都是驾轻就熟,比较好干,而现在突然接手比较陌生的土地管理业务,对本单位能否顺利转型心里没底,担心干不好会影响中心的发展前景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二、党支部攻坚克难
        面对业务转型的不确定性和部分党员群众的思想顾虑,我们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不可能置之不理,更不可能无所作为,而是采取“三步走”的战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全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全力确保业务转型成功。
        第一步:思想转型。
        支部委员的思想转型。我们多次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结合开展的“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土地管理法规和相关体系文件,针对业务转型,支部委员之间推心置腹,畅所欲言,谈中心承担的光荣使命,谈个人的工作初心,谈上级党组织寄予的深切希望,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和沟通交流,党支部一班人的思想得到全面统一,一致表示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打好业务转型攻坚战。
        党员干部的思想转型。我们多次召开党员干部会,引导党员干部认清中心接手土地管理业务和提质增效面临的新形势,鼓励他们勇于脱离长期从事老业务形成的“舒适区”,敢于进入新业务的“陌生区”,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的干劲得以激发,纷纷表示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众志成城,为生存而战,为中心业务转型、稳健转型、高效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职工群众的思想转型。我们党支部委员和党员干部“一对一”找职工群众谈心,结合开展的“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帮助职工群众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引导大家既要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也要看到未来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组织职工群众参加土地管理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通过谈心和业务培训,职工群众的信心增强了,一致表示要转变观念,认真执行业务转型的总体要求,全力抓好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步:制度转型。
        规章制度转型。我们根据属地采油厂原有的土地管理机制、工作职责等细则,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土地管理中心土地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岗位土地管理工作职责,对43平方公里所辖区域进行详细划分,地图比对,区分简单道路、复杂道路,普通点位、重点巡查点位等,对于巡查方式、管控方式、治理方式和各点位巡查值守情况,以及监管范围进行了详细部署,为强化土地管理提供了规章制度支持。
        组织机构转型。按照此次业务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土地管理服务公司机构扁平化管理的统一要求,我们制定出台了中心机构改革和岗位设置方案。此方案围绕业务转型和聚焦土地管理,撤销了中心机关三个办公室,不设办公室主任,原中心机关的管理人员重新竞聘上岗,中心领导直接管理岗位干事。同时,迅速推动成立三个土地巡查班组、一个治理班组和一个应急班组,集中精兵强将,全力推进土地管理业务的开展。


        管理方式转型。接手土地管理这项新业务,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新业务的特点来实施管理,以往的管理方式需要变革。为此,我们在多方调研和征求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实行了全覆盖、点(点位)线(线路)面(区域)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优化了业务管理流程,做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确保土地管理覆盖所辖区域。
        第三步,行动转型。
        全天候巡查。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带领职工群众,不分白天、黑夜,放弃节假日和周末时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坚守在辖区的每个点位上,密切关注土地动态。同时,借助土地监控指挥中心无人机和属地采油厂职工的力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切实做到动态管控、精准防控,确保土地管理业务稳步推进。
        网格化管理。我们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的原则,抓好提前巡查、重点巡查、事后巡查、定期巡查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从源头上遏制违法用地行为,不留任何管理“死角”。截止到目前,中心治理或制止乱倒渣土、建筑垃圾40余起。
        突击性行动。我们开展土地管理“百日攻坚治理”活动,针对影响大港油区生产的存量违建,充分与属地采油厂结合,组织专项治理行动,比如李园北侧违建安全隐患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针对严重污染辖区环境卫生的垃圾堆放点,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对清理区域进行蹲守,对乱倒垃圾相对人进行规劝和警告,增加垃圾收集设施,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整体提升辖区土地管理面貌,比如同盛北侧垃圾违规堆放治理也取得较好成效。
        三、业务转型取得的成果
        虽然我单位业务转型刚刚一百天,但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拼搏下,业务转型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表现是:
        业务转型走上正轨。经过一百天的运行,我单位土地管理业务逐步走上正轨,发挥了保障油区生产、维护国有土地权益的作用,得到了土地管理服务公司和属地采油厂的肯定。
        党员群众经受考验。经过业务转型的洗礼,党员群众的眼界开阔了,战胜严峻形势和干好土地管理业务的自信心增强了,促使单位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单位前景逐步明朗。经过业务转型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摸清了新业务的特点、规律,找到了适合新业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为中心的稳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落点回响
        通过此次业务转型以及党支部所做的大量工作,我单位的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单位氛围更加和谐。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探索,为今后业务转型成功后的常态化管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土地管理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  安立军
        工作启示
        业务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难点和挑战。党支部通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业务转型平稳、高效运行。通过此项工作,有三方面启示:
        党支部必须发挥引领作用。虽然从表面上看,业务转型是一项经营管理工作。但因为此项工作事关本单位发展的大局,党支部必须统筹领导,统一推进,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确保业务转型稳步实施,少走或不走弯路。
        党支部必须打造过硬队伍。业务转型能否成功,是对一个单位日常经营管理水平的充分检验。如果没有一支善打硬仗、作风过硬、执行力强的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业务转型很难推进,更谈不上转型成功。
        党支部必须确保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业务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党支部必须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基层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才能促进和确保高质量发展。
        注:作者系大港油田土地管理服务公司土地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