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磊
[导读] 摘要: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疆新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分析项目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情况,探讨不同成本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保证各环节资金的有效分配。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的项目管理,其管理要素和流程更加丰富和灵活。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管理效果更加突出,成本产出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就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原则以及实际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1 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全部消耗。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施工预算、修订预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任务是根据图纸、定额和清单说明,计算工程中的直接成本、企业管理费、措施费、规费和利税。实施工程造价的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量计算能力,能编制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文件,熟练使用造价软件,具有一定的资料管理能力。
        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以工程施工企业相关经济效益为主要管理目标的项目实施过程。对项目的决策和投资环节、施工环节、招投标环节、施工环节、竣工结算与评价等相应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将整个项目的概算、预算、预结算作为重点管理内容相关管控事务在此基础上实施。
        工程造价控制是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前提下,全面、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施工全环节的各种相关费用和资金,以保证相关工作阶段的先后顺序,提高相应节点和环节的严密性。通过对各种原因的分析,全面控制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全过程控制。根据项目成本控制活动的实施和控制,符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关键运行节奏,具有一定的市场特征。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可以节约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会涉及到项目成本,而每个建设项目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管理项目成本,这会导致不同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造价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些企业只把工程造价作为一种形式,对工程造价管理重视不够,致使实际工程造价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改进。工程造价的实质是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进行综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项目成本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项目资金,保证资金的合理性,从而使项目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增加利润。只有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工程造价涉及大量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那么施工设备、材料等因素很容易超出预算成本,这将对后期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2]。有的项目更注重工程造价,能从整体上控制工程造价。但从实际情况看,工程造价没有充分分析和考虑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准确地确定工程造价。这种模式严重缺乏科学性,难以取得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认识不清,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管理,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3 基于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要点
        3.1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决策阶段,相关人员将对工程建设做出总体判断和科学规划。决策阶段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能否选择最科学、合理、有效的项目投资方案,从而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工程建设决策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是合理计算项目成本,从而更好地计算整个项目的成本预算。目前,在制定最佳项目投资计划后的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如果在决策阶段出现与成本管理有关的问题,决策者应及时调整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因此,在决策阶段,特别是项目建设前,应合理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确保全过程成本管理模式在施工全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3.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首先表明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或承包商应建立健全造价信息的沟通机制,确保工程在实际设计中与工程造价工作有机协调,确保各团队内部及各团队之间的合作,有效共享信息,共同进行项目设计。另外,在造价设计工作中,要采取监督机制,加强对设计造价的控制,保证对各项工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确保实际工程造价能够与决策预算相一致,避免重复设计,甚至导致设计的现象经济成本纠纷。其次,成本设计采用定额设计法。根据本项目的投资估算和建设可行性报告,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设计初期的总概算,优化管理技术,加强对项目设计成本的控制,将实际成本控制与相关技术相结合。最后,将竞争机制应用于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通过对招投标模式的借鉴、借鉴和分析,设计出最优的工程方案。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管,确保设计招投标制度更加完善和科学。同时,要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同单位的建设责任,细化到具体工作中。
        3.3 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为防止问题的出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和落实工程项目经济责任制,签订内部岗位经济责任制,增强相关工程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从而提高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二是针对工程量大、工期长的特点,加强施工阶段的动态成本评估,提前收集成本信息,合理分析,估算各种因素动态变化引起的成本变化,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三是加强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监测和建筑材料价格科学预测,提高设计变更审批,加强设计变更价格控制。四是加强物资进出库和仓储管理,并派专人对物资进行实时管理。如果需要施工材料,应填写材料规格、数量、日期等详细信息,并要求相关负责人签字,为提高材料利用率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提高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水平。
        3.4 工程竣工决算阶段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除了工程量和工程量清单的审核外,还要做好合同价格调整的审核工作,严格按照综合单价审核工程量,避免超算、漏算的发生,提高成本完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水平。同时,有关人员应采用定额申请法对各类费用进行审计,特别是变更项目成本的核算。根据施工日记和各种签证,变更工程造价应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以提高决算的可靠性。例如,为了保证成本控制水平,在项目决算成本管理中,应提前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收集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现场签证、人工费等资料,然后整理计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人工费率,准确计算人工成本,并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将工程设计变更费和部分工程施工索赔费纳入其中,并进行详细计算,避免漏计。
        结束语
        由上可知,在项目实施阶段,应全面细致地进行项目建设,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项目的相应过程采取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和优化建设项目的方法和对策,有效地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夏江南.PPP模式下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现状与完善措施[J].城市住宅,2019,26(06):167-168.
        [2]刘鹏.基于清单计价模式理论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17):26-28.
        [3]高云,史晓燕.基于“互联网+BIM技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65-267.
        [4]刘辰.EPC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探究———基于选煤厂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1-4.
        [5]项健,陶学明.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18(19):133-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