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马志敏
[导读] 摘要:事业单位在社会服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066500
        摘要:事业单位在社会服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绩效评价的应用较少,绩效评价难以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对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造成了一些限制。这种情况下,对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绩效评价;问题;应用策略
        引言
        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思想观念较为陈旧,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评价在项目预算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绩效评价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目前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在项目预算管理中应用绩效评价,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本文从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及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功能入手,对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为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帮助。
        一、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一)合理分配、利用资源
        在以往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单位对资源分配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忽视了对资源使用情况的管理及监督,导致资源浪费情况较为突出,对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绩效评价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对资源分配及使用的监管,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资源分配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以此提供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合理性,为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监管
        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监管,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以此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应用绩效评价能够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人员在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促使人员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此保证项目预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功能
        (一)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各个部门需要按照实际工作的需求开展工作,以此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绩效评价的应用能够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管理,确保各个部门能够按照既定目标开展工作,而且能够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为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降低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反馈事业单位项目开展情况
        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反馈事业单位项目开展情况,帮助有关人员了解项目进程及资源使用情况,为人员开展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1]。在实际工作中,项目预算管理人员应注意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对资金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以此控制资金的分配和利用,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绩效评价的应用能够帮助项目预算管理人员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分析,帮助人员快速准确的查明薄弱环节,避免时间及精力的不必要浪费,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思想观念普遍较为陈旧,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绩效评级在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水平较低,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由于事业单位思想上的不重视,事业单位内部氛围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差,工作人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对绩效评价在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此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在应用绩效评价时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不能充分考虑到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绩效评价的应用效果[2]。
        (二)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导致绩效评价的应用缺乏可靠的依据,事业单位在应用绩效评价标准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及随意性,绩效评价的应用效果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而且部分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绩效评价标准时不能充分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导致相关标准并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绩效评价的应用难度。
        四、绩效考评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单位的绩效考评目标
        在明确相关问题后,事业单位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其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绩效考评工作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在使用绩效考评方式进行项目预算管理工作时,相关人员要明确绩效考核工作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进而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保证其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标设置中,要提高目标的精细化与明确化,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关的目标。在设置绩效考核目标工作中,要使用绩效考核工作具备一定的针对性,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在具体的项目中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另外,在设置绩效考评目标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保证绩效考核工作可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
        (二)促进事业单位业财融合
        在项目预算管理中应用绩效评价时,事业单位应注意加强事业单位业财融合,进而保证相关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以往预算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财务与业务工作独立进行的现象,导致管理人员不能全面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通过业务与财务工作之间的融合,部门之间可以积极进行信息沟通工作,确保财务部门可以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合理的控制预算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重视综合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在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绩效评价,以此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系统性,确保绩效评价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促进项目预算管控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实际工作前,有关人员应明确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保证绩效评价的应用效果[3]。在事后,有关人员应对绩效评价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绩效评价在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预算管理水平,避免资金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绩效评价的应用仍旧面临着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缺乏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等问题,对绩效评价的应用效果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应正视绩效评价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切实提高绩效评价在事业单位项目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延辉.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6):171-172.
        [2]张世祯.精细化管理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8(04):58.
        [3]赵平.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重点难点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2):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