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曦
[导读]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关于建设项目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工程而言预算属于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新疆盛欣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市场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关于建设项目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工程而言预算属于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目前来看,建设工程出现超预算的现象相对比较普遍,导致超预算的原因也非常多,如何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属于当前建设工程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综合施工效益,本文将简要分析建设工程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造价预算控制
        引言
        对工程项目来说,做好基本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有效地发挥项目实际作用,从而在源头上对资金的基本状况进行全方位控制,确保工程的整体收益。建设单位要结合超预算现象的具体形式分析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制定有效的建设方案来保证工程预算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对建设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进行分析,探寻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基于造价预算编制管理的原因分析
        建设工程预算主要是由企业的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工程情况以及工程合同等,选择企业定额或者地方定额、分析当地的市场价格,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价格编制,作为建设工程中控制施工成本投资的重要数据文件。目前,我国大部分建设工程施工并未全面的对工程进行定额,在投标报价以及编制施工预算时,只能够通过对市场价值的分析,进行工程定额,导致工程造价最终编制额度大大的超出了企业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使造价预算无法有效的针对企业成本,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数据资料,从而造成了建设工程成本超预算。另外,造成建设工程预算脱离企业实际资金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企业内部造价部门人员的缺乏专业素养,在建设工程编制预算中,并未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经验,并按步照搬利用建设工程体系,对工程进行预算,所得出的最终数据与实际建设工程施工所要的造价成本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2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
        根据上述分析得知,预算时未全面顾及各项设计要求,实际工作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1)普遍存在少算、错算等问题,如小数点标记不正确而导致材料用量减少10倍;(2)预算工作中未获得完整的工程量清单,以少算的问题最为明显,从招标单位的角度来看,将在此方面投入更多成本;(3)施工技术成本、实体消耗等均是重点考虑因素,但编制预算时未做到面面俱到,致使工程造价偏离实际情况。通常而言,实体消耗量的计算建立在施工图的基础上,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仅存在微弱差异。因此,在各类超预算现象的成因中,以施工工艺的差别所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若缺乏对施工技术成本的全面考虑,极容易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1.3工程施工出现变更
        建设工程施工时会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如环境、政策、地理等,还会遇到其他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后造成施工工期延长,造价超预算的可能性提高。工程造价直接受到施工变更的影响,这就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提前控制可能出现的因素。如,政策变化造成的施工变更问题,就需要及时调整整个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造价控制方式,甚至调整材料供应方式。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下要重新评估整个过程,通过引入动态管理模式优势显著,当遇到不确定波动时,要对各环节内容及时调整,提高造价预算的实效性。工程设计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设计,这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方面。整个工程设计包括项目的整体规划、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质量标准和相关的参数等方面,这些设计会影响到施工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由于施工工期的影响,设备材料的选择在施工期间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对工程造价数据也会造成影响。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对市场分析不够全面,最终导致成本浮动较大的情况。


        2应对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方案
        2.1完善强化预算编制管控
        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预算不合格问题,应当对预算编制管控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处理。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做好基本的预算编制工作,以负责任的态度完善当前的预算编制体系。在对工程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随时兼顾定额单价的实际内容。结合具体的施工图纸及实际工程情况,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勘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预算编制的阶段,需要将相应的预算编制制度优化,在原有制度上按照实际的要求进行调整创新;另外,还需要做好人员方面的配备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从而在预算编制的时候可以提升工作质量;同时,对于预算编制后的内容,要将针对性的反馈体系构建,以保证预算编制开展时,可以及时的反馈内容,从而对其进行评价。
        2.2优化价格调整控制
        由于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变化,物价水平也处于动态,会经常发生价格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控制的。那么价格的波动可以会对工程造价形成一定的影响,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价款支付也需要将动态变化的因素引入进去,价格调整需要根据相关的文件来处理,价格调整的方法需要更加科学以及合理;价格调整需要将市场变化结合起来;价格调整要体现风险共担的原则。价格调整一般施工的方法为工程造价指数法,这种方式利用合同双方当时所预定的单价来计算出承包合同价格,工程进行结算的时候,通过合同上面的工期以及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所公布的每月工程造价信息来进行调整。
        2.3做好全过程工程审核
        ①明确好预算范围。在工程开工前确定预算范围时,应收集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等相关资料,把这些文件作为预结算范围的基础,然后结合工作要求和施工特点,做好预结算工作的确定。在预结算审核工作中,施工图纸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施工图纸是项目预结算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对图纸有一个很好的把握。②工程量的复核。随着工程量和工程范围不断扩增,项目在人力、物力上的投资量也不断增多,这就需要工程造价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临时变更项目进行全方位复核,在工程量的复核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首先需要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前明确项目的施工范围及工程总量,所选择的方式和内容是否和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其次,在复核过程中,细心观察各个计量单位有无区别,在计算中尽可能选择一些使用较多的单位,以免在工程后期出现计量误差,给整个工程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最后,需要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复查,有无出现算漏或者算错的部分,要在结算阶段杜绝超出预算的出现。③工程实施阶段的复核。首先要结合相关资料对购买的材料和投入的设备花费的费用进行复核,要保证这两个内容占整个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这方面的价格必须要进行严格计算。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要时刻掌握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动,以此来更好地实现价格管理。其次就是如果施工项目出现变更,就需要结合相关的书面材料再对其进行变更。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策略,重视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将造价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幅度提升造价预算控制质量。希望通过文中论述,能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雷玲.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6047-6047.
        [2]谷方园.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30):275.
        [3]李小芳,孔鲁志.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9,(1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