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吴丽娜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整体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要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必须采取正确、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法。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110
        摘要: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整体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要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必须采取正确、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方法。建筑工程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其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也导致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建筑企业应当及时发现自身在运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经济管理方面,寻求正确的解决措施,促使企业在市场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1加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涉及面广泛,主要涵盖经营及财务等方面的预算,另外还有一部分工程项目、技术及验收方面的管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系统化、流程化、闭环式的管理。强化工程之中所涵盖内容的管理力度,不仅可以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还可以科学、合理化地配置工程之中的各类资源;合理分配企业之中的各项资源,强化企业在经营方面的平衡性,最大程度协助企业达到预期的效果。
        2建筑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下工程经济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漏洞,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开展,以及造成企业无法有效的检测成本数据,进而控制成本,提高收益,这样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的过程就会出现纰漏,造成企业施工进度的滞后,严重影响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更不用说提高其在市场的竞争地位。
        2.2权责制度涣散
        作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权责分离制度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普遍运用在建筑工程企业中。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权责分离制度的重要性,甚至仍然保留传统的“一锅端”企业管理理念,权责制度和奖惩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低效化。
        2.3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
        建筑工程管理项目需要对于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往往工作量很大。其中涉及了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的管理,需要管理层能够统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程,充分考虑到各种要素对于施工项目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案。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开展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导致管理效率不高。导致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建筑施工项目难度大、施工项目多,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要求高,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就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满足相应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企业对于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不重视,制定的一些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执行效率不高,员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行为规范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效率不高。企业在监管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疏忽,没有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导致一些项目的质量很难满足相应的要求。
        3针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的建议
        3.1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需要执行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主要是施工企业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执行机制,在开展长期的成本管控的过程中,以最科学有效的成本管控方式,实现对于成本问题的有效应对。具体就是要能建立施工成本管控组织,要能实现对于施工成本控制的全面执行效率保障,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机制保障,对于施工成本的管理执行高效化的、高精确化的组织管理优势发挥,避免存在组织执行中的执行流程模糊不清,有关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要实现对于基本成本管理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搭建,主要是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执行层面的精细化、详细化机制模式构建,通过对应成本产生的各个层面方式,获得基本的成本管理控制良好的执行效果,实现在执行管理过程中,依据科学、覆盖面广、成本管理效果高等优势发挥。
        3.2建立健全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第一,建筑工程主要的运作手段就是投标制度,那么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投标的时候要充分做好准备,要充分满足投标制度的需求,而且还需要设置建筑工程企业招标的水平和相关的机构,以专门设立工程管理的专门机构来规范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而能够有效的增强建筑工程经济的管理水平。
        第二,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就是做好施工层和作业人员的安排和规划,才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会有更多的空间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材料的采购准备,这个过程中,施工下属单位也要积极配合,做好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只有这样通力合作,才能保障工程的高效高质量的运转。
        第三,对现有建筑工程内部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革新,以此保障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大化的减少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无效管理,从而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经济中加以应用,使其促进经济市场合理高效运转。
        3.3全面协调工作
        为了控制建筑企业的成本造价,施工单位和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协调,增强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用。在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建筑方的责任以及义务,尽量减少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提前做好各施工单位的交流以及沟通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相互配合。此外,项目承包的施工单位必须求施工人员进行提前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遇到问题时进行正确分析,尽量减少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出现失误或问题。
        3.4提高员工素质
        由于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爱岗敬业、互帮互助,推动形成优质的施工管理体系。在进行建筑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时,应当尤其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以增强建筑工程企业或项目承包施工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5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经济管理要具有一定的依据,保证管理过程的科学性,使合同文件的参照优势发挥出来,减少经济管理中的矛盾问题发生。合同文件是建筑工程参与者们共同认可的文件内容,具备一定的问题协调和解决优势,同时也是工程顺利执行的纽带。经济管理按照合同文件开展有关的工作,能获得良好的执行层面顺畅度保障,同时以合同的全面性特点,能提升经济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合同管理执行效果。
        3.6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要有效发挥良好的可续监督管理优势,提升监督管理在经济管理目标实现中的保障能力,具体就是要构建在施工企业建设与经济指标工作落实、经济效果保障等方面客观的审批机制和监督机制。要基于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监管制度的严格落实执行,形成监督机制威慑力,保障在监督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保障监督管理发挥出良好的执行落实效果,规范监督人员的执行策略,实现监督管理过程中基本人员行为能够获得企业人员的信服,做到公平公正。监督管理实现常态化,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长效威慑机制效益,使施工企业的人员能在长期的制度影响下,发挥出主动性的思想及管理行为规范约制。
        结论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性需要企业做好系统建设,并加强管理力度,从而使得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可控范围,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利芳.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8,(16):97+99.
        [2]杨改改,余亚斌.建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居舍,2018,(01):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