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浩
[导读] 摘要:现如今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造价不断提升,而如何保证造价真实性,提高各项工作秩序性,是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13063519860802xxxx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现如今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造价不断提升,而如何保证造价真实性,提高各项工作秩序性,是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跟踪审计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所以,本文就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与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工程项目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跟踪审计;运行模式
        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有助于保障其各个施工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可能会出现资金增加、工程成本上升等造价控制问题,会直接影响工程收益,也会带来其他问题。通过科学的追踪审计,可以提高造价控制科学性,提高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科学性,起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1、造价跟踪审计的内涵及运行模式
        对于工程总体的建造周期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方面可通过跟踪审计对其全过程进行监督。采取跟踪审计措施全程跟踪项目建设情况,才能保证投资方的投资具备法律效应和真实性,同时还能估算出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的收益情况。因此,跟踪审计可从专业的角度对其全程产生公证和评估作用。
        1.1概念上的划分
        跟踪审计通常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进行概念划分:广义上的跟踪审计可理解为跟踪审计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相对性的监督、考核与审计工作都需设立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度中;狭义上的跟踪审计可理解为从人性化的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进度和人员需求,只需考察和审计其部分阶段或环节。
        1.2以跟踪频率和强度划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审计工作可在此基础上划分为定期审计、环节审计和驻地审计三部分内容。第一类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是工程项目,第二类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其中一个特殊环节,而第三类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则是建筑工程工程的实施工地。在审计强度上,当建筑工程项目处于驻地审计环节时,往往审计强度最大,对项目情况的了解最深。只要建筑工程项目还未完结施工,与之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就需在其施工现场通过长期驻扎,借此监督审计其进度和造价工作;如果建筑工程项目采用前两种审计方法,则会相对降低审计强度。
        2、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工程项目中,造价控制最大程度提升其工作时效、最大程度缩减其建造成本和资金投入,造价审计则要确保这一造价控制过程不存在偏差。如今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资金投入也在逐渐增加。此时,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其后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2.1审计人员不足
        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未配置足够的审计资源,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严重不达标,进而致使其资源丧失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情况,实际工作中未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全面凸显自身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审计单位必须严格开展各项工作,确保真实、准确的工程计价和计量准确,从而提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
        2.2人员素质不足
        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会受到其综合素质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过程而言,通常出现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专业素质的现象,未能准确认知审计工作开展办法,法根据施工要求发挥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缺乏合理性,进而导致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不足。
        基于此,相关单位务必要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训,促使其工作过程中不断对自身的观念和知识进行更新。

只有持续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含量,才促使其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以确保。
        3、工程造价全程跟踪审计方式
        只有贯彻落实跟踪审计工作,才能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使成本控制与施工工程现状相匹配,具备针对性。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最易产生成本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上述两个阶段重点开展审计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3.1设计阶段成本的跟踪审计
        建筑工程中,工程设计会对后续施工、造价高低产生很大影响,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同样重要。由相关数据可知,如果可以确保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就可促使工程整体减少5%-10%的工程造价。而加强对设计阶段的追踪审计,则可以提高设计方案科学性,降低造价,可减少发生各种施工问题的可能性,减少变数;追踪审计可以全面判断设计图纸的实施是否具备可行性。比如,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实际施工地点狭小,则需要注意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所需施工设备空间要求。如果空间设计不足,实际工作中会由于施工受到约束,导致设备的调试和装配越来越难,进而致使工程成本提升。因此,在跟踪设计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合理判断项目的设计方法、内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然后立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跟踪审计,评价设计方案可行性,在合理控制设计成本的同时降低建筑整体施工难度。
        3.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跟踪审计
        建筑工程阶段的成本控制具备较高复杂性,有多种不确定因素存在,需要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所以,实际审计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展:首先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审查力度,并对项目变更和隐蔽工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比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资料与实际调查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开展审计工作时除了需要结合设计图纸之外,还需全面顾及其造价因素,在核算造价单价的基础上参考完成施工决策工作;再次,因为不确定因素通常出现在施工设计和清单编制过程中,所以,准确预算实际消耗量对于审计人员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同时,只有对实际造价进行确定和核算,才能提高计价方式应用的针对性、计算的有效性;最后,分阶段进行审计,因为主体施工、安装施工和装饰施工等项目都囊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此,需要完成各阶段的审计工作,再进行最终审计结算。
        同时,审计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现如今社会发展很快,造价管理也在大量应用信息技术,很多传统上的审计线索已经不复存在,工作方式已经转变。要开展审计工作,就必须跟上时代,加强对计算机以及软件技术的学习,熟悉各种管理软件,为现代审计打下坚实基础。
        4、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跟踪审计工作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技巧性和知识性,将审计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不仅可以避免投资成本浪费现象,也能形成有效约束,规范施工与资金使用。实际工作中,要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审计运行模式的应用合理性,进而促使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更大、合理性更高,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监督、约束作用,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黄萍萍.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1):213-215.
        [2]刁鹤鸣.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思考[J].地产,2019(20):67-68.
        [3]徐昌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与管理的研究[J].居舍,2018(08):125+190.
        [4]马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行模式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44.
        [5]吴刚.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模式建构及运行中的细节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