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韩敬波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韩敬波
[导读] 摘要:公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货物的输送、人们的长途出行以及与外界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我国文化的交流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国家比较重视公路的修建。
        山东省临沂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公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货物的输送、人们的长途出行以及与外界的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我国文化的交流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国家比较重视公路的修建。但是在公路修建于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致命且一直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公路的质量问题。由于公路的质量不是很高导致一段时间就需要对公路进行重新修建。因此,在增加公路的使用时间这一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点是公路前期的维修质量问题,另一点是公路后期的养护问题。因此,在进行修建的时候,在保证公路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也需要对其开展定期的养护工作。
        关键词: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措施
        1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复杂的地理条件,导致在进行公路施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难度比较大,因此,为了确保公路的使用质量与使用年限,在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步骤。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方式,可以使修建的公路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人力是决定养护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施工的时候,吸引更过的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工作员工,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更好的管理施工的整个过程,使养护工作效率达到更高。
        2 公路养护过程的具体技术分析
        2.1 施工前
        施工前的准备环节为施工方式和技术的选择提供原始资料,有着制约整体效果的作用,前期工作的完备与否与养护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前期准备环节应当制定好完备的养护计划,对于影响公路质量的因素合理规划控制办法。准备阶段主要从材料选择、设备确定和人员结构设置三方面提升组织管理效果。在材料选择方面,进料过少容易延误施工进程,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对成本控制起到反作用,进料多少应当由工程建设需求来决定,不可盲目进料。人员配备方面,合理的人员结构有助于在施工中提升效率,形成密切沟通的系统,帮助信息实时流通,确保根据信息制定解决办法的准确性,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看,提升了资源利用率。施工工人要与技术人员、设计人员间形成科学性的搭配结构,结构设计的完备依赖于管理者的水平。由此可见,在人员管理环节应当积极做好管理组织构建的工作,对参与建设的个人明确工作流程和要求,结合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流程,为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奠定基础。
        2.2 施工中
        施工环节是养护工作的关键性步骤,决定施工效果的好坏,要充分把握施工中可能出现影响养护效果的因素,对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提升工作效率。施工中,养护工作的开展要在养护人员已形成完备的技术水平之后。因此在技术投入施工前,要对参与施工的人员予以培训,培训关于此工程建设的养护知识,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后期工作中形成常态化的考核机制,使人员明确自身的行为准则,按照技术指标的要求规范作业内容。施工现场要求技术人员层层把关,进行必要的放样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打好基础。施工中基于养护效果可能出现多样性的施工阻碍事件,参与建设的人员将具体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技术人员后,在设计人员的帮助下,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排除故障的作用。工程建设要求安全走在前,满足控制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使设计阶段的理想效果成为可能。
        2.3 施工后
        公路施工建设完成不代表建设整体目标的落成,只有当后期养护工作以常态化的机制运行,最大限度的延长使用年限,才可以称得上是完成整体的建设。已建成的公路基本形态已经形成,依靠后期的技术无法改变原有的质量,但可以在检修方面增强工作力度,通过细致的检修,找到施工中仍存在需要优化的问题,并加以修护,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损害人身安全。对于需要修补的地方,查阅原始的施工资料,明确使用的材料,探究是否可以通过改变支护方式和混凝土的浇灌方式提升使用寿命。技术人员在对市场材料了解清楚后,交由上级审阅,积极推进检修工作的完成。


        3公路施工养护防治措施探讨
        3.1完善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是提高公路施工养护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构建公路养护机制,集中统一的管理理念,在施工全过程中落实分级化管理,将养护管理及评判标准统一化,便于对施工各个阶段进行科学管理、科学评估。在实际养护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大数据系统和互联网系统融入到管理工作当中去,以空间信息数字实现专业化软件管理,也实现实时化监控,确保管理决策的精准性,也为相应管理人员开展质量检测提供精准的雷达技术、传感技术、遥感技术,节省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强化公路养护质量。
        3.2优化施工技术
        合理的施工技术也是公路施工养护的核心之一,为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真正落实,要从施工技术出发,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网络化的公路施工管理结构体系。要针对公路施工状况,对资源调整,选择先进的技术产品,进一步推动对公路病害的检测和防御。此外,蓄锐现场施工加强控制,优化管理,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保证工程正常实施。当下我国一些传统公路养护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公路养护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结合道路维修技术的实际条件,努力促进养护技术不断完善创新,从而保证我国公路建设有序开展。
        3.3提升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可保障公路交通事业稳步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以积极培养自己的养护队伍,在人员招聘上选择高学历的、专业化的人员优先录取。在人员培训上,要定期对队伍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在培训中融入绩效奖惩制度,对培训中积极表现且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现金奖励和口头表扬,对培训中持消极态度或表现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和适当经济处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护设备,将设备的操作方式及时交给养护人员,通过真正的公路养护实践和培训,有效提高施工养护人员的素质至水平,为公路的科学养护奠定坚实基础。还有部分部门可能由于人员不足,导致人员培养受到一定影响,要求企业强化对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此外,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进一步强化,确保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胜任自身管理岗位,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管理水平。
        3.4管理养护结合
        单纯的管理并不能有效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同时,单纯的养护也并不能很好的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要将养护和管理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岗位的责任,积极履行义务,要求加强公路养护,而养活工作上积极听从管理,及时落实各项养护工作,将公路质量问题防范于未然,让公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技术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公路养护技术管理,为公路质量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公路养护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公路中的各种病害问题进行防治,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并确保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蒋汉树.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9(7):128-129.
        [2]杨永红,黄兰.广东省公路养护工程管理技术和政策体系研究[J].公路,2019(7):293-299.
        [3]李小武.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践[J].四川水泥,2019(5):19.
        [4]漆鑫.基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及道路养护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17):191.
        [5]赵龙海.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与加固维修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8):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