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宋国江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宋国江1 张桂芳2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1身份证号码:33062119900811xxxx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2身份证号码:41272719810324xxxx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当下,为了确保城市快速发展,一定要建立健全交通体系,市政道路作为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通过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道路建设不断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引言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安全的优点,并且应用较为广泛、技术成熟、后期维护便捷,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虽然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其施工工艺比较繁复,对建筑材料、现场施工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等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便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质量管控、积极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在施工阶段提前预防使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害,才能提升市政道路的施工水准。
        1沥青混凝土路面优势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路面材料,在市政道路中的使用比例高达90%以上,这种材料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相比有着诸多的优点。首先,沥青混凝土比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无论路面是干燥还是湿润,沥青混凝土路面总能保持干净无尘,即使有泥土也不会导致泥泞,大大提升了出行体验和城市面貌;其次,沥青混凝土具有紧固安全的特点,其表面平整耐磨又不易打滑,即使是雨天也能保持较好的摩擦力,显著提高了出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后期养护更方便快捷,避免了交通堵塞,也节约了维护成本。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
        2.1特点
        结合当前工程建设环境,国内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中的关键部分,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沥青路种类多且杂,形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这就导致不同施工项目下的施工材料有较大差异。唯有合理化应用施工材料,方能确保施工建设顺利开展,例如,沥青混凝土路面测试期间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与实用性,由此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年限越来越久,其中从路拌沥青混合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综合性能仍然较弱,但由于造价较低,因而常用在非重要路段中使用。再者,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应结合工程项目合理选用施工方案,如此方能确保施工有序进行。另外,路拌沥青碎石混合料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日常道路维护操作比较简单。结合现阶段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沥青路面施工期间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需要引起施工人员重视,以便在日常施工期间健全各项施工技术,从源头上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2.2施工质量要求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除了要确保其承载力外,还应确保其与车辆出行需求相符,提升路面稳定性。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缝,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路面缝隙的产生,为了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确保实际行车安全,应减少外界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沥青与混凝土的融合,外界环境条件不同对沥青混凝土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恶劣的环境条件,将使沥青脱落松散,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应做好防水工作,提升路面耐久性,防止较大车辆荷载的影响与车流旺季的影响,使路面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为了避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影响,路面施工期间应提升路面抗老化性,防止外界环境对施工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施工期间应做好不同阶段施工控制,防止混凝土与沥青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优化措施分析
        3.1沥青混合料拌制与运输
        热拌冷铺和热拌热铺是拌制和铺设市政道路沥青混合料的两种常用方法,其中热拌热铺应用的更为广泛一些,抚北路工程中也采用热拌热铺的工艺进行施工。在拌和场地设置特定的试验检测室和专用拌和站,试验检测室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便是严格监管沥青混合材料的实际加热温度控制在70℃。在抚北路工程中,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在装料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在车厢内涂上一层薄薄的植物油洗洁剂,以便在运输完成时易于清除车厢内多余的残液,以免汽车底板上黏结混合料。不仅如此,还需要依照一前一后的顺序边移动边装料,以防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同时,为了避免温度降低过快,需要在运料车装满混合料之后,用篷布将其绑扎牢固。在沥青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控制其温度维持在130℃左右。在运料车到达施工现场之后,应由专业施工技术人员指挥施工队伍进行卸料,不可随意揭开篷布,同时需防止摊铺机被运料车撞倒。为了确保混合料铺摊时路面的平顺度以及施工不出现间断,运输车辆应足额配备且每车装载量也应保证充足。
        3.2材料配比标准
        沥青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各成分的比例不同,其物化性能也不同,为了保证路面质量达标,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并达到预期使用寿命,必须做好材料配比试验,确定最佳的材料配比。实际上,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与理论配比相同的结果。尽管如此,设计时可以通过保证材料间的配合以及级配一致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在合理范围内。要根据路面情况确定各成分的用量,然后对级配进行理论计算,为生产配比提供依据,还需要明确拌合方法以使生产配比尽量准确。
        3.3材料拌合方案
        从目前的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市政道路施工中对沥青混凝土的拌合主要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搅拌方案,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用。其中间歇式拌合中包含了一个二次筛分的过程,然后控制矿料入热仓的相对重量使各组分混合在一起,由于二次筛分的存在,这种拌合速度相对较慢,但对拌合质量的控制是有好处的,即使原料未完全均匀也可以较好地保持级配的稳定。连续式拌合则是在材料入冷仓的过程中对各组分矿料的量进行控制,无需二次筛分,因此拌合速度较快。在实际生产中,矿料通常难以保证均匀和稳定,因此采用间歇式拌合方案可以较好地改善这种情况。但在建设周期较短的大型工程中仍以连续式拌合为主。
        3.4路面铺设与碾压
        在基础层平整度达标的情况下,路面最终的平整度主要受铺设和碾压两个环节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摊铺机的连续稳定作业,不得反复停顿甚至发生碰撞,对于较宽路面,应避免采用全幅摊铺。摊铺时材料要尽量均匀,发现材料过多或不足的要及时进行调整。摊铺完成后要尽快完成碾压,碾压时要严格遵守流程,按照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来完成,明确各阶段的碾压指标要求,碾压与测量交替进行,对于有偏差的要立即纠正。保证碾压过程连续连贯,各处碾压均匀一致,保证碾压后的路面光滑、平整,使之达到设计标准。
        3.5后期路面养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还应做好后期维护工作,一般来讲,养护人员应合理使用塑料薄膜与土工布等工艺将路面覆盖住,针对碾压合理的成品路段应加强养护处理。具体恶言,可以按照下面操作执行:平均3h喷洒一次水,防止路面干裂出现裂缝。检查路面质量合格后,立即应对路面进行养生,控制时间在3个月左右,自养生结束以后,施工人员应将路面盖板拆除掉,然后进入到下一工序中来。若这一阶段成品路面出现裂缝、沉降、坑槽等问题,则应立即承包管理部门,同时马上采取补救措施,若在此阶段有裂缝问题产生,则应立即使用灌浆法来修补
        结语
        总的来讲,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发展,而保证城市市政道路的新建与改造质量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力度、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最终有效改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总体质量。同时,还需要有相应地技术人员来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做出全面的分析,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严格把控工艺和方法关。除此之外,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也应当加强对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管理措施,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在施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以便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效果,保证道路运营过程中行车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邢华轩.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常见质量问题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6):259~260.
        [2]杨森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J].交通世界,2020(7):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