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武星辰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白璟 杨明 武星辰
[导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中在水利工程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中在水利工程实际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先进的技术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在多种施工技术中,导流施工被广泛的应用到水利施工各个关节,其不仅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同时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开展施工,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施工导流施工技术概述,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技术与应用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管理
        1水利施工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在水流引流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有效使用,而实现对作业区域的改造,在此环节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截流施工、下闸蓄水、基坑排水等。为能够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那么就需要对相关施工工序和施工步骤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在具体实施环节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1]。在水利施工导流技术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工程准备阶段,应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勘察,按照相关程序进行选址,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第1个阶段,只有充分掌握作业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地形等其他重要信息,才可能为后续技术应用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施工工程量大小进行准确的评估,对施工导流方案结合工程信息进行科学的编制。(2)在施工阶段,需要对作业区域的位置和枢纽结合工作需求对其进行科学的布置和规划,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结合水利工程需求对施工地的导流和明渠展开科学的布置。(3)在前两个环节完成后,结合工程要求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科学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施工时间及施工周期设置的科学性,在此环节务必要高度重视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从而保证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4)除以上内容外,在导流施工技术应用时需要对施工的特点及地质情况展开全面的分析,而且还能掌握施工下游供水情况、施工航线特点到其他重要信息。
        2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又称分期围堰法。从空间方面,分期就是将河床围成若干个干地施工基坑,分段进行施工;从时间方面,分期就是从时间上将导流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在不同的时间施工。分段围堰法适用于河床较宽,流量大,工程工期较长的情况。分段围堰法可由束窄的河道导流,也可由泄水建筑物导流。
        如某水闸的设计,设计水闸为北侧4孔泄洪闸和南侧溢流坝组成,总河道宽度约有70m。进行施工导流设计时,因河道宽度足够,且设计中有泄水建筑物,可作后期导流建筑物使用,故首先考虑采用分段围堰法进行设计。
        导流设计方案为先拆除老水闸,留出作业面。然后在北侧填筑一期围堰,修建4孔泄洪闸和部分溢流坝,此时通过南侧河道进行导流。待一期工程施工完成后,拆除一期围堰,在北侧填筑二期围堰,进行剩余溢流坝段施工,此时通过已施工完成的4孔泄洪闸进行导流。
        2.2全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能够对大部分导流问题予以解决,但在实际进行施工时,也会产生无法应用导流的过程,如河道窄深、水流流速快、纵向围堰难以布置等状况,对于此类现状,则可采用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又称一次拦断法或河床外导流。主河道被全段围堰一次攔断,水流被导向泄水建筑物,这样能为工程提供较大的工作面,此技术一般适用于流量大的工程中。全段围堰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导流方式,如明渠导流、涵管导流、隧洞导流等。
        还是以上述某水闸来举例,当考虑采用分段围堰法后,由施工期洪水位及流量进行围堰设计,计算发现流量偏大,若按此流量进行设计,会导致施工围堰高,断面大,占用河道宽度多,留给施工作用面宽度窄,可能需要三期甚至四期围堰方能完成施工。工程分段过多,效率低,投资大,这对于该项目是不可接受的,故考虑采用全段围堰法进行设计。


        全段围堰法在上下游设置围堰,截断河流,然后在北侧岸坡上开挖施工明渠进行导流,虽施工期流量大导致导流明渠尺寸大,但在施工时采用半挖半填式渠道,尽量优化渠道断面,实际工程量在可接受范围内。根据方案比选,虽然全段围堰法较分段围堰法投资增加了15%左右,但采用全段围堰法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施工步骤,带来的工作效率提升是明显的,故该工程最终导流方案选择了全段围堰法。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3.1 掌握技术应用要点
        水利工程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施工项目比较多,施工工期比较长,所以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实现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明确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应用要点,以此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
        3.2 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则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重视,对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在人才招聘阶段,要聘请技术型人才,使其可以熟练运用各项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具有施工管理意识,确保能够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作用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施工队伍。还需要对人才进行考核,确定达到相关标准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人才的能力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
        3.3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要想实现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将这项施工技术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这是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目前,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还存在一些不足,要结合具体施工需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3.4 加强导流施工技术创新
        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则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技术进行优化创新,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保证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规范性。因此,导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但要做好应用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对这项技术的深入研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对技术进行适当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其可以更好的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强化工程建设质量。
        3.5 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工作
        水利工程及导流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对工程周边的环境产生破坏影响。通过加强生态管理,一来可以将这种破坏影响降到最低,二来也能够在工程结束后,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保证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绿化景观的整体协调性。例如,在本次工程中,施工单位除了加强导流施工技术管理外,还设计了绿化工程、景观工程,采取了文物保护措施等。
        结语
        水利工程导流施工通常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务必要做好施工工地勘察、对施工地位置及枢纽进行科学规划。在导流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实地调查与方案设计,对施工队伍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在作业环节务必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的保护,除此之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导流施工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余君.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290-291.
        [2]周旭.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15):56.
        [3]黄备,黄浩馨.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6(9):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