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任苏晖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任苏晖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做好质量管控具有现实意义。
        黑龙江省鹤城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做好质量管控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开展施工质量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督施工人员,避免偷工减料的问题出现,同时可以把握施工人员使用的施工技术。使建筑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鉴于此,文章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控制;建筑质量
        引言
        施工环节多、专业工种多、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典型特征,整个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人为、环境、技术、设备、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必须针对这些环节逐一排查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学科,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合理的设计方案、先进的施工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强化多专业、各环节之间协调配合,是建设出高品质、低成本、高性能建筑项目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工程想要实现更长远的发展需要强化对影响整个工程施工建设各因素的分析,根据影响因素来采取有针对的工程建设优化对策。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控的因素分析
        1.1建材质量因素
        建材管理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材料进场检查、采购存放保管、材料消耗控制等几方面。在建筑材料实际管理工作中,个别施工管理人员经常采用抽查材料进场检查验收方案,随意堆放建筑材料等,出现材料管理控制的失误,采购材料的规格和质量不仅不符合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甚至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给承建单位的外在形象造成影响。
        1.2人为因素
        从工作经验分析,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与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只有全面调动起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好施工质量的全面保证。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中,许多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较为淡薄,导致管理和控制的效果不佳。从以往已经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种安全事故占到了总体事故的八成以上,在此情况下,必须在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提高对于人为因素的重视程度,加大管理力度,减少人为因素制约。
        1.3施工设备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变得更加广泛,特别是在一些先进的施工管理单位开始使用机械化设备,机械化设备虽然提升了施工效率,但是在具体实施操作时有关人员没有根据项目特点来有针对的选择施工设备,很容易出现设备选择和实际施工情况不符合的现象,最终无法发挥出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4环境因素
        建筑项目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受到天气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突遇恶劣的天气或者不良的地质条件,就会对建材的质量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比如太阳曝晒会使得建材的性能产生改变,气候条件会对混凝土结构中建筑部件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产生影响,地质条件复杂也会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等等。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材料要素的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材料质量的控制和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材料是整体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基础,当前的建筑工程市场较为混乱,也就使得许多材料呈现了鱼龙混杂的特点。采购工作中,需要进行市场的调查和分析的工作,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的分析工作,保证优质低价。质监人员需要做好质量的管控,每一批材料都需要进行检验,也需要进行质量报告的书写工作,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中。


        2.2提升人员素质
        管理层的人员素质对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应做到满足工作技术的要求和施工作业的规范,需要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检查评估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技术交底不到位,而导致现场施工随意的现象,从而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其次,加强组织领导。项目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质量管理监督机构,负责项目质量的创优领导工作,形成系统化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另外,加强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操作人员进场前需要做岗前培训,每名工人均要做到持证上岗,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学习掌握新规范,新工艺,新方法。对每名一线作业人员都需进行技术交底以及开工动员工作。
        2.3加强设备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量比较大,仅仅靠人工是无法在预计的工期内完成施工内容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由施工机器辅助完成工作。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机器的型号以及规模,然后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提前订购或者租赁施工机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机器能够到达施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对施工机器进行调试,使其符合施工的需求,并将各个参数进行记录,便于施工机器的后期维护。建筑工程的施工通过会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施工机器会处于长期高速的运转过程中。这样会导致施工机器由于高工作量而容易出现磨损等问题。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机器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技术人员要定期更换施工机器中的零部件,从而确保施工机器能够正常运转,既不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也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此外,施工机器的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应的培训才可以,要对所有的施工机器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施工机器操作的重点以及难点,避免施工事故的出现。
        2.4编制出完整的质量安全管控条例
        在实际开展建筑项目之前的筹划设计阶段,有关设计人员应当亲自到项目施工场地,对场地和场地四周环境展开调研,并且协同施工企业一起将项目实际开展中可能会突遇的各类质量安全问题查找出来,提出应对的办法。然后基于此,编制出完整的质量安全管控条例,并在建筑项目实际开展过程中,要求监管人员严格参照有关规程标准管控施工场地,从而提升管控工作的速率和效果,以确保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
        2.5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当下的施工技术水平已经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显著的提升,也是成为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性的工作因素,如果施工技术不成熟,也就使得质量管理工作难以实现。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做好垂直和边角柱的精确测量工作,便于后期的混凝土灌注的工作。同时,施工图纸也是在施工过程中十分关键的工作要素,在正式的施工工作之前需要进行图纸审核,明确工作流程,合理控制参数。另外,管理过程中还应该不断优化管理工作的模式,从而对于施工的制度、技术、工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准化的管理和控制,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使得行业的整体发展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更大的挑战。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施工管理模式也需要更新和创新。可以积极学习国外企业优秀的管理方法,例如,可以利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BIM技术等手段进行分析的工作,从而保证在数字化的控制过程中查找其工作的不足,完整地记录质量管理的相关数据,保证工作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要想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施工质量管理的办法,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结合建筑工程现场情况加强人才能力培养,并做好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嘉瑜.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策略探讨[J].低碳地产,2016,002(017):475.
        [2]龙昌枝,何小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11.
        [3]吕金昕.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管理策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8,v.25;No.289(01):16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