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思考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孟刚 方海亮
[导读] 摘要:高速公路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而高速公路绿化的存在使得城市更加丰富,其是城市建设的窗口,系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6410
        摘要:高速公路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而高速公路绿化的存在使得城市更加丰富,其是城市建设的窗口,系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也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绿化主要是指在公路两侧即人行道旁及公路中央分隔带种植一些树木、花草等植物,该做法不仅可以改善公路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市民提供视觉的享受,体现城市的面貌。随着近年来“园林城市”创建的新风潮,高速公路绿化更是成为城市园林部门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思考
        近年来,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与生态环保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高速公路绿化在建设期存在各种不足,为更好的实现科学养护,发挥整体功能,就需要做好日常绿化管护工作。本文借此提出了相对应的养护管理措施,以期为公路绿化献计献策。
        1高速公路绿化的功能
        高速公路施工时间长,资金投入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作为施工单位,除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路基路面施工效果之外,还要注重提高绿化设计水平。从而为高速公路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地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1.1生态美化功能
        高速公路的路线较长,穿越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周围景观复杂多变。通过绿化设计,能遮蔽沿线的不良景观和物体,为驾驶员营造更加舒适的行车环境。同时在绿化设计过程中,利用植物的分景、框景和借景功能,能够为高速公路沿线营造更加优美的景观。进而促进公路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让绿化设计取得更好的生态美化功能。
        1.2环境保护功能
        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做好绿化设计工作,能取得良好的环境保护功能。例如,可以抑制灰尘、减少噪音、防风固沙,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周围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一定范围内改善气候,对美化和保护周围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1.3交通安全功能
        做好绿化设计工作,能引导驾驶员视线,调整明暗对比,降低反眩。其中,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计可以起到护栏作用;沿线的绿化设计,可以减缓驶离车道的汽车所受到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防护作用。
        1.4生产功能和社会效能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做好绿化设计工作,合理种植树木和花草,不仅有美化环境和安全防护的功能,还能够提供木材、花卉、果品或其他的农副产品。此外,绿化设计还可以吸纳就业,为附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周围投资环境。总之,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具有良好的生产功能和社会效能。
        2强化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2.1科学规划管理
        制定科学的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是做好公路绿化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在设计方面应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和民众的意见,对选择树种、种植比例和不同树种间生长是否冲突等问题进行慎重考虑,应尽可能根据城市生态的要求,做到色彩、形态和层次等均科学规划、合理搭配,进而提升公路绿化的色彩美、形态美、层次美和艺术美。其次科学规划应涉及到高速公路绿化的各方各面,尤其是后期养护管理,保证公路绿化规划设计契合现有的养护方式和养护水平,将其应用到园林绿化工程中,增强公路绿化工程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养护方式应科学合理,推广精细化养护管理,提高整体的养护水平。可以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状况和不同的土质情况进行不同的养护管理措施,制定详尽的养护管理计划,可以确切到每周、每日,详细记录养护的时间、过程、措施及后续的实际效果,使得养护管理科学有效,方便追踪。
        2.2除草力度
        通常需要同步开展除草、除杂工作,原则上每个季度需要对中分带、边坡草皮安排一次修剪,但是第三、四季度需要增加一次,且每次修剪时尽量需要贴地。

在每年秋冬季节需要高度重视最后二次除草工作,特别是边坡、护坡道,任何的草屑都不能漏剪,以此能够取得双重功效,即整形与防火。与除草相比,除杂力度需要适当加大。杂草、杂灌、杂藤在每年三月开始萌发,此时需要采用连续的化学药物进行喷杀,并进行人工铲除。在除杀构树前,需要先砍伐树木地面上的树干,待幼芽萌发后再使用药物进行喷杀。关于药物喷杀需连续实施2-3次,且在天气、时机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对症药剂,直至“三杂”彻底枯死为止,这项工作关乎植物群落的保护与整体的绿化景观效果,为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2.3修剪
        养护人员在绿色植物栽植过程中,就应该对植物种类、特征、生长习性等基本知识予以掌握和了解,并根据这些基本知识准确判断植物的生长速度,做好定期修剪工作,完善植物的生长形态,减少因枝叶过于密集而影响植物阳光及养分的吸收,提高高速公路绿化质量。在修剪过程中,可根据城市建设需求对植物形态进行调整和规划,增强植物的美观性和观赏性。
        2.4施肥
        在高速公路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为强化地被植物的生长效果,需结合地被植物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合理控制施肥数量和次数。而对于栽种的一些观赏性植物,应注重其养分和水分供应的充足性,促进植物的健康快速生长。此外,在施肥过程中,要对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及施肥量实行控制,以免破坏土壤技能,阻碍日后栽植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避免杂草过多吸收养分,减缓绿色植物的生长速度。
        2.5浇水
        高速公路绿化中,针对植物的水分供应,除定期浇水外,还依靠雨水的补给,但由于区域气候条件的不同,降雨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浇水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区域的气候特征,掌握年平均降水量,合理规划浇水次数和数量,减少水分过多或过少对植物生长带来的影响。对于降水量较多的城市的公路绿化,可通过设置排水设施的方式,来加强水量的充足性、合理性。如开挖明沟、人工减水排涝等,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2.6病虫害的防治
        针对防治公路绿化工程中各种树木可能引发的病虫害,施工部门常采用的防治措施包含了生物防治及药物防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开展防治工作前,需要掌握各种植物可能引发的病虫害类型及病虫害重要特征,从而把握最恰当的防治时机及防治药物、措施,以最少的药物及人力,实现病虫害防治最终效果达到最佳。
        2.7排水
        如果土壤当中拥有过多的水分量,便会导致树木出现不良生长状况。在通常情况下,不同时期、不同树木有着各不相同抵抗水涝的能力。如今有关部门平时最为常用的排水法包含了:(1)暗沟排水法。借助地下的排水管道来排水,然而却拥有较高的投入成本。一般坑洼位置很容易出现积水,有关人员应当针对此情况进行挖沟作业,从而使排水更加顺畅。(2)地表径流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地表坡度,从而不留下坑洼。(3)明沟排水法。该方法重点会被应用于大雨后的紧急排水工作中。
        3结语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重要交通枢纽,做好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能够营造安全可靠的驾驶环境,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充分保证出行安全,且能够更好的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这项管理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苟永兵.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8):132-133.
        [2]薛凤梅.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居舍,2018(29):110.
        [3]顾晓楠.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203.
        [4]龚洁.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模式和管养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7(08):77.
        [5]单峰.浅谈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相关技术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