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杨冲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杨冲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行业内部及各界人士更加关注施工质量问题,给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挑战。
        身份证号码:37252219901004xxxx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行业内部及各界人士更加关注施工质量问题,给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及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高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保证管理效果,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我国经济体系迅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也在持续化运行着,与此同时面临较大挑战。以往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不能适应建筑工程本质需求。怎样推动建筑工程前进的脚步,成为新时代话题。相关人员要全方位的明确工程管理和施工控制要点,设计针对性的措施完全建筑工程建设体系,为实现建筑工程效率最大化打下坚实基础。
        1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1.1施工技术对质量的控制作用
        建筑工程合格的关键因素在于施工人员在新时期背景下,是否掌握自动化或者机械化施工技术,并能熟练的将技术运用到各个施工环节的检测中。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施工中逐步使用自动化或者机械化施工技术,因此,建筑工程要想跟随时代的脚步,加快建筑速度,就要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施工,传统的机械施工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要求,利用传统的机械技术操作现代化设备,不仅会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给整个施工建筑带来不利的影响。
        1.2管理措施对施工管理的作用
        在建筑管理体系中,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有大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致使管理人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导致管理制度只是表面形式,并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由此可见,管理制度对其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筑工程要加强对管理制度的重视,让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对施工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发现不足及时进行修改,避免因技术失误导致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策略
        2.1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制度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重要保障。就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当前局面看,相关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和改进的空间。首先,建筑工程单位需要逐渐协调各个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各个工种、人员对管理部门的技术交底,为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参考依据,并将其列为规章制度的重要条款,使其对工程各级人员形成强制性约束。其次,积极挖掘发现国内外先进管理制度优势和经验,不断优化相关工程的管理制度,依照工程开展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拟定具有较强匹配性的管理方案。最后,为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追责制度,对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进行合理的处罚。同时,为提升追责制度的全面化,需要建立一个监督管理小组,该小组不受相关领导人员管制。
        2.2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体系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制定完整的质量管理方案,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的编制设计,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规划管理的合理性,在每个施工环节中渗透和落实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质量综合评定的标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制度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审核和管理效率,及时发现并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落实施工设备的正常、规范使用,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2.3提升核算管理的工作力度
        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成本核算的执行情况是建筑工程项目实现高质量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在建筑工程项目相应的成本控制中,概算指最高限额,属于基本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可以作为评价指标衡量项目管理水平。成本核算工作的践行情况,需要对各层级项目进行审核,精准计算出各级项目成本开支,并考察各级项目对应的额度是否合理,审核其支出的标准符合情况,继而提出未来是否需要改变建设标准、是否需要设有计划外项目或者扩大规模等一系列问题。成本概算工作还需要对建设项目中概算追加的原因、过程与合理性进行分析,立足于客观性原则、调数系统等,提升核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施工材料的监管
        在选购施工材料时,要根据施工的环境以及特点确保选择出合适的施工材料,这是材料监管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施工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严格地考察其质量,在保证符合施工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优质量好的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进入场地后,还要安排专业的施工检测人员对材料进行重新检测,检查其质量和性能,材料质量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从而直接从源头上减少因材料质量的不合格而发生事故灾害的可能性。此外,还要保证存放施工材料的环境,存放环境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要充分保证施工材料存放的时间与环境符合标准,避免材料在放置的过程中受到环境的侵害,导致材料不能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的投入,节省了建设成本。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合格证明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做好记录,保证后续施工进程有序进行。
        3.2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企业在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立即维修,注重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即便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未发现问题,也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还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机器设备的操作,有些设备操作简单,但维护工作难度很大,还可以成立专业的设备养护部门,定期检查维修。对于购进的机器设备依次进行编号,以更利于进行统计。针对设备中的工作、使用次数、使用人员、出现过的故障以及维修方式进行准确的记录。经常清理,涂抹润滑油,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废弃物卡在机器中影响使用。维修时,如果需要更换零件,尽可能地选择原装零件,充分保证设备的质量。
        3.3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前期的教育工作
        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施工企业除了要遵循优中择优的原则,选择具有良好口碑的施工团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做好施工前期的教育工作:首先,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内容包括基本常识、安全教育、施工技术、注意事项等。其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通过管理制度、奖惩机制的建立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最后,注重对技术人才与先进技术的引进,在保障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成效,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工程建设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但我国建筑行业起步较晚,有关于工程质量和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较少,而现代化建筑行业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建筑行业需要提高质量控制和项目建设水平,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提高建筑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静.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5.
        [2]张存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229-230.
        [3]李朝阳.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门窗,2019(24):178.
        [4]张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门窗,2019(24):4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