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广西柳州市 545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用电的需求在不断的加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是由于点多、面广且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因而会发生不同的线路故障,需要对线路运行进行维护与检修。输配电在供电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电能实现安全稳定的输送,对其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方法,并阐述了配电线路的相关检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维护;检修
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和原因分析
1.1人为因素
一般来说,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电线杆大多位于道路两侧,如果人们的行车的过程当中速度过快撞倒点电线杆的话,就会影响到配电线路。与此同时,如果部门工作人员在配电线路施工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来安装、假设线路的话,往往会导致线路间距不合理、捆线不牢固,一旦面临大风大雨天气的话,就会导致线路之间出现碰撞,使得导线和绝缘子出现分离,最终导致出现短路以及断路等现象,进而影响到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1.2不可抗力引起的故障
就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而言,由于经费有限,设备老化等情况,极易出现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等问题,特别是在用电负荷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保险丝断裂等故障,对该地区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不仅如此,若受到鸟虫攻击、风筝挂落等不可抗力时,也会导致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发生故障。
1.3受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大多数线路走径在露天环境中,因而线路容易受到当地气候及环境因素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强风、雷电、暴雨、暴雪天气的影响,线路容易产生短路故障,在一般配电线路中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在遭遇极端天气时容易产生漏电现象,给线路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加强对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检修的策略探索
2.1立杆的保护措施
电力部分在进行铺设配电线路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国家的严格要求来进行,要根据立杆所在的环境以及自然条件,采用专业的技术处理方式,加强对立杆的掩埋深度,以及立杆周围土壤的稳固性,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来加强对立杆掩埋的稳定性,从而给配电线路带来一定的安全保障。后期还应当对立杆工作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部分要及时上报,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处理,防止后期因为立杆部分的保护措施做的不足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引进与创新检修技术
传统周期检修与缺陷检修方法有一定滞后性及僵化性,基于目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多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全新的维护与检修技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比如可以采用在线监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等。红外测温技术,这主要是配电线路由于受电流、电压效应的影响会产生发热情况,如果电力设备发生线路故障,则故障位置的温度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因导线、接头或线夹等出现的设备异常发热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防止运行故障的发生,更好地对线路检修提供支持,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2.3强化危险点的预判和检修
积极的做好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危险点的预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充分的确保预判的准确性,相关技术人员应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明确检修对象以及检修内容,并制定一套完善的检修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同时要做好文案较低工作,使得检修人员能够明确检修工作重点、以及危险点所在,以此来有效提升检修工作的针对性。除此之外,要积极的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确保检修人员检修手段、检修方法的合理性,一旦发现存在危险点,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消除,最大限度的确保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最后,在检修的时候,如果发现存在故障现象,要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排除故障,避免发生更大的安全隐患,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
2.4巡视检查策略
线路巡视检查的内容如下:(1)杆塔。巡视时判断其是否倾斜,根部是否遭受腐蚀,基础是否缺土、冻鼓,有无被车撞、被水淹;明确混凝土杆是否出现裂纹、水泥脱落、钢筋外露等情况,构件是否腐蚀、弯曲、变形、丢失;各类螺栓是否牢固,焊接点是否开裂;杆号牌等是否齐备、显眼;杆塔四周是否由攀附物、鸟巢等。(2)导线。巡视导线时应判断其各相导线弧垂平衡与否,是否存在过松、过紧等情况,对地距离与规程要求是否一致;导线是否存在断股、腐蚀等情况,接头是否过热、氧化;跳线、引线等是否断股、腐蚀、过热、氧化;绑线是否出现松动、断裂等情况;绝缘导线的外包是否变形、断裂、受损;邻近导线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导线上是否悬挂有杂物等情况。(3)横担。判断横担是否腐蚀、松动、变形,有无污秽、闪络、歪斜。(4)拉线。判断其是否松动、破股、腐蚀;金具是否齐全,是否发生腐蚀、变形,连接点牢固与否;水平拉线对地距离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会否影响交通;拉线是否有护套;埋深是否满足规定要求。(5)金具、绝缘子。判断金具是否腐蚀、歪斜;开口销是否出现锈蚀、脱落等情况,垫片是否齐备;绝缘子是否存在污秽、裂纹、闪络等现象。(6)标志。判断杆塔标志的悬挂、刷写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警示标志是否醒目,设备标志是否齐全,是否满足图纸及系统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10kV以下的配电线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分量比较重,覆盖的范围也很广泛,一旦该线路发生故障,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电力部门应当加强对10kV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线路进行技术检修,及时发现线路中的隐患及时解决,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总而言之,对于10kV以下配电线路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故障。我们应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应用先进检修技术和检修工具,优化检修管理,与此同时,积极寻求更为优越电网技术和设备,促进10kV以下配电网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和检修手段朝着高效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降低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率,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黄亮.10kV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
[2]钟沃辉.对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防雷措施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7(34).
[3]黄兆峰.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检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
[4]卓剑光.探讨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17.
[5]邓雁.基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18):131-132.
[6]周雪玲.基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