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能源支持,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生产压力的不断增大,针对电力系统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全面落实继电保护的功能以及故障研发,是当前进一步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机电系统常见的故障和影响因素,其次,分析了有效维护机电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措施,意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日常运维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措施
全面落实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及优化措施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内在性能,从而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结合当前社会高质量的电力需求来看,全面落实继电保护故障研发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也是进一步落实电力系统功能管理和质量优化的重点课题。
1、继电保护系统理论概述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指的是在正常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分析系统中的异常和故障情况,并且落实报警处理的自动化监控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需要利用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相关规律来分析故障发生的位置和类型,与此同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前期故障监测。继电保护装置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针对继电保护装置本身来讲,其需要更加可靠的运维管理。
2、继电保护系统常见的故障分析
2.1系统线圈问题
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线圈问题发生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管理机制不够科学完善,导致大部分暴露在外的系统线圈受到的威胁较大,当空气中的湿度和电磁对线圈进行干扰之后,便会可能出现漏电的现象。另外针对部分区域内的用电高峰期来临时受到电压的变化,若人工未能灵活的进行电压调节,便会导致线圈脱落等情况的出现,这会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系统故障发生的几率,影响其监控价值,从而导致整体的电力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2.2绝缘系统问题
当前大部分的责任系统问题主要以玻璃绝缘子受到了损伤为主,玻璃绝缘子本身物理性质较为脆弱,易脆易裂[1],在日常的系统维护过程中,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到位,可能导致玻璃绝缘子受到外界操作的影响,出现了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长时间也会出现故障情况。
2.3其他构件问题及影响因素
由于继电保护系统较为复杂,因此在日常的运行工作中,其中部分构件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形变问题,例如铆装件出现了变形,铆装件的长度将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的电磁系统性能[2],若铆装件的长度设置不符合整体系统的需求,或者在设置过程中受力不均,便会出现构件的形变情况,这会降低铆装件的质量,从而影响电磁系统的正常运行性能,在长期故障环境下运行极有可能会出现构件发热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另外在触点结构方面,也可能存在着可靠性被削减的情况,触点是一种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的电接触零件,若触点自身受到了外界较大的压力,便会可能出现松动或者开裂的情况,这些都是对继电器自身造成威胁的潜在因素。
另外继电保护系统自身是由微机保护装置进行运维的,如果出现了电源故障或者其他的外界因素干扰,便会导致微机保护装置出现故障,这将直接影响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性能,对其自身部分职能产生制约限制,另外,若内部的连接器或者连接线出现了组织受损的现象,整体的继电保护装置可能会发生不易察觉的隐形故障,这不仅无法满足继电保护需求,反而会进一步增加电力运行成本,也会增加电力安全隐患。
3、继电保护系统的质量优化措施
3.1提升科学维护认知
技术人员在落实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以及优化措施研发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要将科学的运维管理思维作为引导自身行为逻辑的重要依据。
首先要全面落实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故障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掌控,利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工作经验来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处理故障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升故障问题的处理效率,其次要分析故障问题处理方法是否具备可行性和适用性,要根据当前的继电保护装置运维规范来合理的处理问题,并且针对处理的结果进行性能评估,分析是否能够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并且是否能够杜绝未来发生相同故障。
3.2增强技术体系优化力度
针对技术体系来讲,在当前大部分的继电保护故障发生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先进的技术方法以及既有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研究,利用参照法来分析故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问题,并且将其作为未来落实故障预警的重要依据,另外也要结合当前的继电保护系统工作压力以及整体的电力系统运行需求,进行技术研发,不断落实技术体系的优化,利用前期预防来抵御故障的发生,转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运维里面,由前期预警代替后期故障处理,有效预控风险,才可以真正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落实全寿命周期管理
从理论角度上来讲,全寿命周期管理便是建立在设备的采购以及运维使用基础上进行全程的细节管理[3],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采购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核实设备的质量和生产厂商的信誉,在设备投入使用期间,要全面落实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运维,同时要增强剂电保护装置与整体电力系统之间的契合性,加强对容易发生故障的各个结构的监管和维护,并且针对设备的型号和相关参数来落实系统维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维技术体系,并且将故障发生的因素和相关参数进行归档,以此来制定具有追溯性的继电保护管理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继电保护系统来讲,其是整体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心骨,因此全面避免继电保护故障,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继电保护故障的常见类型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意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优化来强化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维管理,这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也是当前电力企业,拓展自身技术体系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科.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与探究[J].信息通信,2019(01):83-85.
[2]宋国兵,陶然,李斌,胡家兵,王晨清.含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保护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2):2-12.
[3]赵丽莉,李雪明,倪明,程雅梦.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22):1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