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 张攀锋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攀锋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工业企业已实现电气自动化,而且在自动化的基础上逐渐使用节能技术。
        身份证号码:41018519900226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工业企业已实现电气自动化,而且在自动化的基础上逐渐使用节能技术。“绿色发展,低碳创新”已成为发展主题,今后企业的发展战略应以绿色低碳为战略,注重生态设计、技术创新。因此,本文主要对电气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电力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绿色低碳
        引言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也是一门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先进技术,在生产生活当中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过程中,通过应用节能设计技术,有效降低了对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该项技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设备在运行使用过程中耗能依然较高,制约了节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的意义
        电气自动化在各个规模、各个行业都已基本采用,它能够大大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运行成本,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等。近年来,随着“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等一系列绿色革命的兴起,节能领跑、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那么,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才是推动各行各业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有效途径。从当前国家节能的方向考虑,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势在必行,新建企业从建厂之初就应考虑节能的设计和节能设备的选用,而对于一些老企业来说,通过技术改造来实现节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之道。
        2电气自动化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实用性
        为进一步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电能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设计过程中应该先考虑实用性、经济性、节约性,应用和设计过程中,要保证现有的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保障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电力能源,保障各项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电力负荷的需求,确保整体的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的可靠性。还应确保节能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电气设备对电力控制方式的需求,确保将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切实发挥出来,进而实现供电系统运转的高效性、灵活性、稳定性。
        2.2安全性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安全性是各项技术设计及应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整体的节能技术更加安全可靠,电气线路之间应该保持安全的绝缘距离,注意各个电气线路的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方面要保留一定的富裕程度,确保整个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能够安全运转。在整个线路体系中,还应该设置安全可靠的防雷设备,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在特殊环境下能够正常供电,不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防止静电干扰。
        2.3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应在节能技术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将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充分考虑进去,要在确保各项电力设备能够正常安全运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各种电力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在应用过程中,可以选择节能型的电力设备,做好电路损耗研究,采用均衡电路的各个负荷和补偿无功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能利用效率。


        3电气节能技术的实践应用策略
        3.1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电能损耗
        目前电能的传输主要是通过线路自发电站输送至电能用户,但这个过程中随着电能输送线路增长,其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便会增大,因此利用电气节能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电能损耗便显得极为必要。在实践期间对相应企业、家庭规划线路时要尽可能缩短线路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应电力电气厂家进行电线甚至电气设备生产设置时,要选用电阻小且无公害的金属材料(原材料资源总量也要丰富),以此使整个线路电能损耗下降。而区域政府部门也可联合当地电业局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区域供电半径基础上,合理优化改进电网结构,最终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线路电能损耗的目的。
        3.2改进变压器确保供配电系统节能
        改进变压器确保供配电系统节能也是电气节能技术实践应用的直观体现,此期间针对供配电工程整体总负荷量以及分布信息等要做全方位收集整合,以此确定适当电压,继而使相应供配电系统电压与变配电级数可以同等对应,之后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配电系统设计,并从经济层面出发选择既能够满足需求,且费用较少、导线截面小的作业方案,使整个线路能耗不会在供配电传输期间产生过度能耗,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供电设备选用要确保其在满足实用功能基础上选择能耗小、功率大的设备,相应变流装置则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直流电设备采取硅整流,并选用晶闸管整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配置异步电机同步运作,同时根据电容器特征做好实时系统补偿。注重变压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对电能消耗极大,按照电气节能技术做相应实践应用时,可对变压器制作选择采用环保性能高非晶合金铁芯,达到降低变压器制作成本,并节约电能损耗的目的。
        3.3注重补偿无功功率设备的损耗
        无功功率设备是电气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配电设备,但无功功率设备在整个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线路的损耗十分大,会降低整个配电网的供电电压,会影响整个配电网系统的电能输送质量。为了切实发挥无功功率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的职能作用,有效降低该设备对线路的损耗,需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筛选出相应的电容器装置,将其作为无功功率设备的补偿装置,这样能够大大提升整个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应选择合适的电容器作为补偿设备。在确定了电容器的实际数据之后,要结合所选择电容器的实际容量记录相应数据。二是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调节好电容器的平滑度和适用范围,使计算出的所选择的电容器容量能够达到最优补偿效果,然后将其应用到模糊集合模式当中。模糊集合模式是由电容器和该电容器所结合的补偿电容组构成,在模式中主要涉及开关投切形式、分单形式、不同编码设置和比例配置,等等,多种模式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预定的补偿效果。三是应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安装过程中将所选择的无功功率数据作为投切数据的最终数值,尽量避免开关在投切过程中产生振动或倒送的现象。四是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位置尽量要选择在电容器附近,这样能够方便电容器进行近距离的无功功率补偿,能够有效减少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保证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
        结语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电力系统的本质追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融入节能技术,客服现阶段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加大科研力度,推动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向前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涛.电力节能技术方案与电气新能源开发策略之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8):237-238.
        [2]常成鹏.谈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9(18):43,49.
        [3]郑祥红,杨廷华.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电气节能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52-53.
        [4]杨会军.电气节能措施与电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J].科技风,2018,362(30):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