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70219890420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机械制造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对我国工程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探究,分析其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工程机械制造;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机电自动化的发展,使得机电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同时促进了机电设备的精准控制发展。因此,机电自动化发展是现代化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向各行各业渗透并关联,尤其是在精密仪器生产过程中应用得更为广泛。快速发展的机电自动化也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代表着我国机电设备的自产能力。
1工程机械制造与机电自动化的概述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机械设备均称为工程机械,而是所谓的工程机械制造是指使用工程机械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设计、制造的整个过程。而工程机械化就是指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不再是传统的人力劳动,而是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劳动的一个过程,因此,工程机械化代表的是在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相关设备的机械化。相对应的,通过利用不同的零件和材料进行的机械加工生产,加工后的每个零件和材料都可以进行组合的,而将组合而成的机械设备运用于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工程机械制造。通过分析可知,机电自动化是综合性较强的一门机电技术类型。所谓机电自动化,就是机械设备或装置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依照已经设置好的程序或者相关指令进行运作和控制。而在机电技术中,机电自动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作为机电科技发展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标志。
2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应用优势
2.1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电自动化技术具有高效的自动防护功能、计算功能、监视功能和警报功能,不仅可借助预先设置的处理流程进行不同命令的操作,还实现了自动化诊断以及警报处理目标。因此,机电自动化技术显著降低了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率,尤其是警报功能有效降低了重大安全施工的发生率,使得机电设备运行更加安全。同时,由于机电设备具有较强的自动化诊断功能,因此提高了机电设备养护效率,降低了故障发生率,提高了机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2.2能够显著提升生产力
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制造中,显著提升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使得设备的控制更加精准。对于流水线产品生产而言,逐步实现全自动化、自动化操作和自动化处理,能够减少大量的人工作业,使得机械设备的生产力显著增加。此外,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机械设备的有效控制越好,有效降低了人工误差的影响,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机电设备自动化应用,对机械制造行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相比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自动化机电设备减少了人工操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机械制造效率;机电设备的自动化过程,可以实现对机械制造过程运行状态的监控和反馈,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加速相关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2.3较强的复合功能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机电自动化具有较强的复合功能,即机电自动化具有良好的自动控制功能和应变功能,并具有调节、保护、校验、补偿等功能,为机电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机电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复合功能,因此将其应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中能够通过强大的调节功能等,促进不同行业的自动化发展。
3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3.1柔性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目前,柔性自动化技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机电自动化技术。从技术层面来看,其主要通过数控技术为着点,随后再与其他相关技术进行融合,利用多项技术的融合而形成的一项机电自动化技术。而从制造和操作规范层面上来看,此项技术能有效转变以往运用人力进行工程机械制造的局面,使得生产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并且对工程机械设备制造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实现高效的生产。另外,在现阶段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在运用在工程相关机械材料的采集、制作以及生产上,并且这些程序的执行均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相对于传统的工程机械成产形式来说,柔性自动化技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提高控制机械设备加工的精确度,同时,能减少一定的生产人力的投入,并且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节约了资金成本。由此可见,在工程机械制造生产中,使用柔性自动化技术对于工程机械设备设计的精度和产品的高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3.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是能够全程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在无人操作的条件下调控产品生产的新技术。智能化不单单将各种系统组合在一起,更增添了自我调节的功能。智能化技术参与生产过程的核心在于数据收集与处理,它有专门的处理中心,充分收集和传递系统内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数据,通过系统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科学检测运行中的各种机械的状态。如果是正常运行状态,则允许继续生产;若出现异常状况,则智能调整系统结构、参数。若智能调整后无效,则终止整个系统运行,并向管理人员发出信号,提醒人员介入。智能化技术是研究者模拟人类大脑的构造和功能开发出来的,目的在于以智能化技术代替人的判断、以机械智能操作代替人工劳动。芯片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模块化设计等智能化技术融入机械制造行业,串联生产相关的程序模块,为不同的机械制造项目服务。除了生产智能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科技,智能地将生产信息反馈给用户,使之网络共享。智能化技术还被应用到提高生产中的设计标准,增加销售渠道等方面,加快企业的蓬勃发展。
3.3虚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虚拟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虚拟自动化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仿真技术,借助计算机操作,对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演练,排查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虚拟自动化技术被企业广泛应用在降低生产环节的失误率、减少资源能耗、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虚拟接卸自动化技术是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多方式交互技术,能够分析出虚拟环境下不同的人—机交互模式特点,结合人工拆卸产品装配体的操作过程,面向人—机—零件等多方式交互操作方法,研究出在虚拟环境下手势操作、3D虚拟菜单、语音指令、抓取操作等交互方式,方便更加自然、直观地对产品零部件进行人工拆卸,人际结合对产品进行装配和拆卸序列规划。
结论
由上述得知,将机电自动化概念引入工程机械制造当中,能很大程度提升工程机械的制造精度,同时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得工程机械制造更好的运用到实际中。因此,不断加强机电自动化技术,对工程机械制造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为工程机械制造业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兰天,尚艳竣,蔡凤帅,等.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3):35-36.
[2]纳斯哈提•尼合买提吾拉,和海莲,张书生,等.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0):65-66.
[3]贡金金,何奇,陆春,等.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