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研究 陈家玉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家玉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改善,水资源呈现日益紧缺且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峻,其对人们生活质量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身份证号码:41102319810613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改善,水资源呈现日益紧缺且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峻,其对人们生活质量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给排水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时,除了要考虑住户正常使用功能外,还要尽可能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更多地考虑实际节水与节能的相关问题。本文先强调了节水节能对建筑工程的价值,然后分析了目前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节能节水措施。以期能够提高节能节水效果,推动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技术
        引言
        给排水设计在建筑工程中有重要地位,负责供应排放生活用水、消防用水以及生产用水,影响着建筑功能的稳定性。如今我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在给排水设计中使用节能节水技术十分常见,在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的基础上,利用节能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广节能节水措施的应用,节约水资源。
        1建筑节能节水给排水设计的价值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期间,水资源浪费问题受到了重点关注,我国水资源日渐匮乏,能源供需冲突显著,环境问题紧张。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中,节水节能也成为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重要措施,不仅满足环保政策,也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对节水节能的环保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应用节水节能措施,能够显著控制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今我国国民环保意识提高,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能节水措施,也能有效处理水质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改善国民生活品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节水问题
        2.1给水管道及其附件的选择不合理
        早期的住宅建筑选择的给排水管道材料,极易在使用过程中与水中存在的杂质发生一些化学反应,给排水管道存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则会有红色或黑色的水流出。因此,给排水管道实际管材的选择十分重要。另外,给排水系统中所使用的附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常出现给水附件出水量过大和由于质量较差出现渗漏水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2.2加压贮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目前较多高层建筑都会进行消防加压系统的设置,往往这类高程建筑的消防储水量是巨大的,特别是室外市政条件有限,需要把室外的消防水量也储存在消防水池里。由于此部分水量巨大且平时很少用到,如何在保证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水池的水质是给排水设计亟须解决的问题。
        2.3超压出流问题
        为满足目前建筑内高层用户的正常用水,高层用户正常的水压则通常采取二次增压的方式,但此方式还存在会使得低层用户用水水压出现超压出流的情况而造成水资源严重的浪费,另外也会对给水系统中的附件产生损坏,因此需要重视在给水系统设计过程中有效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
        2.4再生水资源利用率低
        现阶段来看,我国西北地区在缺水城市中占据较重比例,缺水程度也更强烈,各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师,只有做到对再生水资源的充分考虑和合理应用,才能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发挥生活用水、雨水的再利用价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建筑直接通过排水管道排走雨水,在水资源严峻紧缺形势下,该现象无疑是水资源的浪费表现,降低了再生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利用率。


        3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3.1优化设计热水循环系统,控制超压出流
        在当前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给排水系统设计时要重视热水系统设计的优化,热水供应系统装置选择时要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同时给排水系统整体上要具备较好的节能和环保性。针对于建筑内部热水循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热水循环系统能够与绿色建筑的特性相符。在具体设计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过程中,宜在给排水总系统设计中应用立管和支管的循环模式,可以规避无效冷水浪费问题。双管供水模式下还要重视提升利用效率,即要通过设计恒温传感器,确保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能够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绿色建筑内部给排水总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还要重视对超压出流问题的控制,以此来保证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绿色性和节能性。针对当前现有生活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绿色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并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性的器皿,有效的防止水压过大问题的发生。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压力进行合理设定,并确保节流塞和减压阀等减压性装置安装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2加强给排水配件的设计,选用优质的节水材料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行充分考虑,通过重视对绿色建筑中给排水配件的优化设计,以此来保证给排水系统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具体针对给排水配件设计时,所选择的阀门和管材要保证其具有可靠的性能,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安装,保证给排水构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系统的节能要求。还要对给排水系统及绿色建筑建设的实际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做好给排水构件连接工作,避免构件出现渗水问题,进一步保证建筑物内给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3.3积极利用太阳能供能
        要积极开发太阳能等环保能源,减少电能的应用。据数据统计,年日照量超过1400h,太阳辐射量达到4200MJ/m2的地区,均可以应用太阳能能源系统。使用太阳能能源系统,具有更高经济价值,资金回收率短,一般情况下5-8年可回收投资。若在不同区域利用太阳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水源优势,也能将污水重复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最大化[3]。在城市管网系统中,供热系统可根据热水用途调整温度,在运输过程可收集热能,重复利用。此外也需要完善热循环供应系统,建筑热循环功能系统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如水温供应不稳定,需要将凉水放出一部分后,才能使用热水,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对于无效冷水的问题,多由于施工原因和设计原因造成,需要加强热循环系统中保温功能,可采用立管循环以及支管循环,实现全面供应热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3.4将雨水与再生水进行合理利用
        给排水系统在过去的相关设计过程中,一般都设计为雨水直接由雨水管网直接排放流入江河湖海或者渗入地下。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落实,不断地推广节水节能、循环再利用和环保等相关理念,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开始关注给排水系统中相关技术的应用问题。但实际降雨存在不均匀且质量不均等特点,因此无法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再利用安全供应,因此目前阶段还无法实现再生水由雨水回收再利用取代。再生水是指污水经由相关处理而达到相关的水质标准从而被利用的水资源,实际多用于室外绿化、道路以及景观等多方面的用水。因此再生水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生活用水上的有效节约。因此,有效地进行雨水以及再生水的相关利用,则可以实现良好的节水效果。同时,在雨水收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措施进行:(1)完善各种集水面雨水收集系统,如采取源头截污措施,初期雨水弃流或分流;(2)合理设置调蓄池有条件时尽量减少多功能调蓄设施;(3)各种渗透装置及其配水系统。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节水给排水设计对我国环保事业有重要价值,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一定问题,还需要严格控制给水系统水压,选择节水型仪表和器具,选择节能型供水方式,积极利用太阳能供能,增设中水回用工程,从而提高给排水节能节水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晶.绿色建筑节水节能技术在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2):49.
        [2]张晓晖.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6):220-221.
        [3]郝向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管窥[J].居业,2018(10):6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