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52219821104XXXX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BIM技术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其中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功能对现场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模拟给排水安装过程,从而有效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本文围绕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为市政给排水工程应用BIM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给排水工程;应用
引言
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质量直接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程项目。一般情况下,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用水管道设计、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消防用水设计、雨水排水设计等等。在实际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区域情况,借助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给排水系统,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1 BIM技术简介
所谓BIM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方式,该技术以三维数字为支持,通过三维设计来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保证界面的可视化,便于及时准确地发现协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修改调整,这对于设计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科学设计并模拟施工,便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单位基于同一平台上来模拟建筑信息,为建筑精细化建造的实现提供支持,可以说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 BIM模式应用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意义
BIM技术模式依托于现代化的手段,将整个施工流程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从而大大降低了设计难度,确保了设计方案的质量。尤其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BIM模型逐步体现出网络化缺失,其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设计难度,设计人员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设计数据,构建设计机制,确保给排水设计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建筑模型不同,BIM模型实现了信息数据的高效交互,作为一个网络化平台,BIM模型能够将建筑项目给排水设计、施工以及验收方紧密连接起来,各参与方通过模型,进行必要的信息数据交互,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在确保设计方案准确性以及实用性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后续施工以及验收工作的质效。同时,以BIM模式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了现阶段给排水设计的现代化水平,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在很大程度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系统性,减少设计漏洞的出现。
3 BIM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3.1数据信息问题
应用BIM技术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会将给排水工程产生的数据建立成数据库,在数据库内分析给排水工程产生的信息,通过信息掌握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但是在应用BIM技术过程中,由于涉及较多的信息,包括工程预算、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会使数据库存在漏洞,主要体现在数据库缺乏层次性,不利于缺乏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在调用信息时,会有许多相关的信息出现,技术人员无法准确区分可利用的信息,从而影响到工程正常的进行。
3.2功能针对性问题
BIM技术具有信息化技术特点,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BIM技术的智能化作用,将相应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系统会根据信息内容形成虚拟模型。但是应注意的是,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视化功能,无法按照给排水工程设计具体要求进行信息针对性的划分,只能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设计,BIM技术存在功能针对性问题,主要是我国BIM技术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能针对给排水系统设定相应的设计功能。
4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4.1在可视化设计
在传统的排水系统设计情况下,主要是基于CAD平台,利用多样的方式对三视图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让设计人员渐渐地由平面转化为立体,同时这也是需要考虑设计人员的想象能力,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内容进行相应的复原。在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短的情况下,很可能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产生信息的失真的问题。但是BIM技术可以很好地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它是直接进行了三维立体的画面的呈现,不像传统模式下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三视图来判断立体的形态,这样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不免要对设计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而给排水系统涉及具体的某一个楼层,在传统模式下,需要利用多个图纸才能对细小的内容进行修改,BIM技术可以对整体的建筑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把握,修改起来也比较得方便。
4.2在参数化设计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使建筑工艺不断的变化,在建筑工艺变化过程中,BIM系统可以有效变更和改进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参数使设计更加合理。在传统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在建立参数系统和数据计算时,需要使用office软件完成上述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导致设计内容无法符合建设标准。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时,会使设计过程体现出参数化过程,每个环节涉及的数据,都会在系统的数据库内进行参数化处理,保证设计使用的参数更加准确,并且贴近工程实际的建设要求。此外利用互联网的多样性特点,将数据库连接到互联网上,借助互联网的辅助功能,可以将相关的数据呈现出参数化特点,如在供水管线设计过程中,根据供水管线的物理特性调整参数,BIM系
4.3管道的综合设计
CAD和其他软件管线都是二维的。通过人工检查要用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才可能进行全部工程的管道修改。然而,受人们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难免会发生出现错误的时候,特别是复杂地项目,最后制约到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BIM模型的管道设计是一个三维的层次,可以直接地反映管道集成后的距地高度。因此,在做好BIM模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三维模型中任意管线的确切位置。同时还可以检查全部的管道有没有重叠的现象,检测的功能可用于检查图中的管道有没有硬的碰撞和软的碰撞。硬的碰撞表示物理的重叠;软的碰撞表示检查和安装的距离是否够大。如不满足,可立即改图,最终确保全部工程的进度。
4.4材料表统计设计
在编制给排水工程材料清单过程中,若采用传统的方法,需要通过设计软件逐一确定工程量,根据工程量确定造价方案。传统的方法效率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差,若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已经完成的工作需要重新进行,在二次统计过程中会更加复杂。使用BIM技术进行材料清单统计过程中,BIM技术已经将给排水工程相关信息建立成数据库,将数据库内的信息制作成材料清单,可以显著提高造价工作效率和精度。
4.5安装模拟
设计人员在给排水建筑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为施工方各项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确保各项设计工作落实到位,给排水系统得以正常有序运转。B I M模型在很大程度,实现了安装模拟,在设计方案制定后,设计人员可以依托于模型,对施工进度等进行评估,结合相关设计要求,进行论证。在论证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问题,应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设计优化以及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可以使设计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所需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对设计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修改,既提升了设计工作质量,又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收集与统计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确保了设计人员所使用信息的正确性。由此可见,BIM技术非常值得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斌.市政给排水管线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8).
[2]林霞,黄彩英,万泉.基于BIM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与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