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强
摘要:本文从工程实际实施角度出发,介绍了叠合板体系的优势、生产及施工注意事项和需改进的方面以及推广过程中的几点建议,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叠合板体系;高层建筑;运用
引言
住宅产业化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建造建筑物,可使建筑物构件实现工业化、预制化、模数化,快速建造高质量住宅,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运用已相当成熟,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建筑物还是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合肥经开区天门湖公租房项目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大胆将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与政府保障房性质结合起来,在安徽地区首次用产业化手段把叠合板技术体系应用于一栋18层高、1.7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摸索出了具体实施技术,为今后建设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经验。
1叠合板体系简介
所谓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以下简称叠合板体系)是由叠合式墙板和叠合式楼板或现浇楼板(包括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件) ,并辅以必要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边缘构件、梁板等共同形成的剪力墙结构体系。
2叠合板式结构
施工工序与传统结构相比,叠合板式结构中叠合墙板和楼板的半成品代替了传统结构大体量模板,这也是二者施工工艺和工序最大差别,而且工序更透明化、可控程度更高。
3叠合板式结构优点
3.1质量精度高
通过实际检测叠合板结构体系已完工质量情况,对比传统结构体系的质量标准,精确度明显提高。相比传统结构浇筑砼表面易有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施工完的叠合墙板和楼板,外观规整,能达到清水砼的效果。特别是叠合板预制楼梯,表面观感良好,安装后进行成品保护,交房时如无特殊要求可直接交付。
3.2工料消耗降低
传统结构体系的施工现场施工量大、支模量大、湿作业多、材料浪费多,施工垃圾多;叠合板结构体系能节约大量木材、钢管、水泥、砂等原材料和工日的用量,湿作业少。叠合楼板施工采用由西伟德提供的专用支撑体系,操作简易快捷,可节约75%的模板支撑钢管用量;同时采用预制墙板与现浇砼结合的方式,节省现浇剪力墙的模板量达68.49%;由于叠合墙板和楼板表面可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后期粉刷变得更为简易,可节约砂浆量75.67%;以上工料的节约,使得相应工种的人工工日也大大减少,可节约21.76%。33工期优势叠合板式结构工程施工与传统结构相同,平均6天/层,技术间歇期1天,与传统结构基本持平,但叠合板吊装时不受天气雨雪天)因素干扰。
3.4促进安全文明施工
采用叠合板技术减少了满堂脚手架和模板、外架临边模板及电梯井模板支撑,使得工人操作的危险性大大降低;同时减少材料周转所需的设备和人员,材料加工区少钢筋、木工)、材料堆放区小、楼层污染少、操作工人少而产生的生活垃圾少,从而使施工现场更为整洁有序,促进文明施工。
4叠合板生产及现场施工应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
4.1叠合墙板生产应改进事项
4.1.1在叠合墙板结构中,线盒及插座已预埋,无需现场设置,但在本工程中,部分设置在墙板中低部的预埋插座从最底部穿线极不方便,后经改进,在后续生产的叠合墙板中底部插座预埋线盒底部预留八字口,以方便施工。
4.1.2在本工程中,现浇柱的水平附加插筋插入叠合墙内50cm,因叠合墙内格构钢筋为倾斜45度,插筋插入墙内容易交叉,在叠合板生产时距边缘40cm处增加预埋水平钢筋,起步需考虑塑料垫块厚度融合施工图纸设计要求。
4.1.3对于宽度大于2m的叠合墙中应增设穿墙螺栓孔,并在叠合板生产时进行预留,便于现浇结构的施工。
4.1.4 墙板预留箍筋位置与长度要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避免造成二次封模时被剪断、二次补强。
4.1.5在悬挑层需按外架悬挑方案进行深化设计考虑预留和方便封堵。
4.1.6叠合墙板与现浇砼墙交接处应做斜切口,以促进两种不同材料基质衔接处的粘结牢固性,预防后期墙体开裂。
4.1.7墙板竖向预留插筋位置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采取固定措施,防止偏移。
4.1.8墙板预留管线接头处做好防护处理,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偏移、被污染。
4.2叠合楼板生产应改进方面
4.2.1楼板预留锚入筋未按规范预留.长短不一,给二次安装增加工作量,在叠合板生产时应进行改进。
4.2.2格构钢筋的弦筋应按间距统一预留 、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便于二次现浇的钢筋穿插、绑扎和间距分配。
4.2.3通过分版深化设计,应调整卫生间、阳台、公共过道部位预留格构钢筋高度应比其他部位低2-3cm。
4.2.4当预留洞口较集中时,在深化分版设计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固,并由设计单位复核。
4.3预制楼梯生产改进方面
4.3.1休息平台处的楼板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至少1.2米)。
4.3.2楼梯与休息平台结合处踏步要比休息平台结构标高高2-3cm,方便二次饰面施工。
4.4现场施工应注意事项
4.4.1考虑交叉作业和施工进度,现场需安装2台塔吊。
4.4.2分版图深化后,要仔细融合工序衔接,尤其是安装工程。
4.4.3叠合板就位过程中,应注意叠合板预留钢筋与柱主筋的位置,尽量错开,以免造成偏位、倾斜。
4.4.4严禁私自对叠合板预留钢筋进行切除和剪断,必要时应通过设计单位验算、补强。
5对叠合板推广的一点建议
5.1叠合板结构至少要形成两栋单体流水施工,能提升工时的效益和质量。
5.2本次采用叠合板技术的单体,成本比传统结构略微增加,对在建筑行业普遍推广该技术造成一定阻力,且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叠合墙板与现浇墙板的衔接,建议后期在推广中可优先推广采用叠合楼板,可节省大量楼板模板,减少成本增加幅度和施工难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5.3本次实施叠合板技术的单体未设计地下室,后期推广过程中,若基础形式结合地下车库和人防地下室,叠合板的优势能进一步得到体现。
6结束语
本文从工程实际实施角度出发,介绍了 叠合板体系的优势、生产及施工注意事项和需改进的方面以及推广过程中的几点建议,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住宅产业化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建造建筑物,可使建筑物构件实现工业化、预制化、模数化,快速建造高质量住宅,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运用已相当成熟,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建筑物还是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朱登,李鑫.浅谈叠合板体系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及改进措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8):126-127.
[2]王琳琳.浅谈叠合板体系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