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伟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工艺、技术、机械及设计标准的要求,人工挖孔桩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成本低、场地要求小、操作简便等特点,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应用的限制,也客观存在较多的弊端和问题,本文重点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基坑支护;人工挖孔;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构筑物的基础类型较为广泛,当建筑物结构自重较大时,人工挖孔桩基础作为一种建筑基础的选项,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得以应用。人工挖孔桩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力来挖掘井孔,在井孔中做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类型。为了便于施工人员施工,这种基础类型一般直径都要大于 80厘米,深度一般不超过20米,适合于无水或者少水的地区。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井孔的开挖、井壁的支撑以及通风、排水操作不当,都会引起较严重的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1人工挖孔桩作业技术的优势
1.1作业简单
人工挖孔桩作业技术是以逐层递增的方法一步步施工作业,每一层的施工方法大致相同,并且施工流程、操作规则非常容易掌控,同时,人工挖孔桩作业技术施工过程中噪音相对其他挖孔桩技术小很多,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施工作业主要使用的工具有锹和小镐,在工具方面投入成本相对较少,可节约一部分成本。人工挖孔桩作业技术在施工中能动性较强,不需要较大的施工空间,即便是面积较小的建筑场地也会正常施工作业,远比机械施工作业灵活得多。
1.2承重力强,耐受性高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基层地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施工中务必以其承载能力为基础进行固定处理,孔桩技术对于承载性能低的状况能够进行有效解决,保证工程安全。同时,人工挖孔桩增加建筑的承载能力,注重细节部分处理,有效的保护边缘。对孔尺寸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完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监督中,要对施工中不达标的项目进行纠正和维护,人工操作的可控性大于机械设备的操作。最后,人工孔桩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底层稳定性。对于建筑物而言,承重力有一定保证后,能够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
1.3多桩同时进行,施工无污染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多桩同时进行,缩短施工时间。对于一般的施工而言,机械设备比较大,难以适应于施工场地比较小的工程。而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不存在场地大小问题,只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参照,随后明确现场挖掘点,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施工人员的分布,保证每个施工点的施工进度和施工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作业中人工挖孔桩的作业过程
(1)在进行人工挖孔桩之前,应该准备地下结构的相关资料、建筑场地的地下管线,地下水的检测勘探报告,土层的分布情况、工程地表的概述,设计工程所需要的钢筋混泥土的原材料检测报告,技术性能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比例分配上、打桩基础的作业方法等。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质量和安全保护的管理。所以在建筑工程之前要制定出相关的措施,这样才可以保证在实际的作业中做到有备无患。
(2)定深层的坚土使用风动机具来进行开凿,需要使用的材料还需要鼓风机6~10台,在作业的品质管理机制上,应在设计图纸上注明机械设施的位置、施工的顺序、临时水电路线、编号、桩位。
(3)基础作业操作完之后,将进行相应的操作放样,测试出基本轴,并运用有关电子设备进行审查,以确保万无一失。在这种情况下,要确定你孔桩具体位置,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然后设置出十字保护桩的位置,以便于进行有效的检测,保护桩将用于固定和维护砂浆和混凝土。
(4)开挖顺序是从中心到边缘,如在无法进行工作时,应用纤裂或锤子敲碎,将开挖出的土装桶,用自动升降机将废土运送到地面上,但废弃的土壤将被堆叠在指定的点,以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在桩孔开挖的过程中,可以使孔壁上凹陷的地方略显粗糙,不可把壁面抛光,增加抗滑性。当挖掘至1m,为保证桩孔的安全性,需定时对混凝土的保护侧壁进行浇筑。并且在两节侧壁问埋设链接钢筋,其主要用于两节侧壁的连接。
3建筑工程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3.1桩孔开挖
桩孔通过人工分段挖掘而成,每段的具体深度根据地基土土质决定,一般为0. 19-1.2m,土质条件差可适当减小。由于施工场地内基岩起伏,岩石存在夹层现象,所以施工中要注意观察基岩起伏变化的规律,准确确定持力层,相邻桩施工时应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当以强风化岩为持力端时,桩底标高差不能大于桩问问净距,当桩(扩大头)问的净距小于2倍桩,或者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的方法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做好降水、挡土、护坡工作,确保已施工桩的强度合格后即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开挖新桩土方。从第二节桩孔开始,施工前都需先用吊线找出中心点,在井孔底相应位置打短木桩,使桩中心点投影到木桩上,而且施工中随时用吊线锤吊放中心线,发现偏差过大的情况立刻纠偏,用尺竿检查孔径、孔壁的垂直度,利用测量基准点引测孔深。先挖中间的土方,然后向周围扩挖,每次以向四周进尺100mm,防开挖过多造成塌壁。地基土条件不好的地方可以适当减小开挖深度。
3.2支护壁模板、浇筑混凝土
护壁施工中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圈护壁的方法,即加配适量钢筋,以提高护壁效果。护壁厚度和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规定,各节桩孔挖完后应立刻支护壁模板浇筑,以确桩孔的安全稳定。每次支护壁模前都要吊线,与十字线对中,保证其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小于20mm。支护壁模板时,在模板上下端设置圆弧钢圈作为内支撑,以防止模板变形。模板支好后立刻浇筑护壁混凝土,捣实后一般经过24h混凝土强度可达到设计要求,即可拆模,应尽量在当日完成每节的护壁施工。每节桩孔护壁完工后都应将桩位轴线和高程标在每节护壁的上口。护壁模板可以拆上节支下节调配使用,从而节约成本,上下护壁用钢筋拉结,搭接长度应该大于50mm,以避免某段护壁因自重而沉裂。护壁混凝土强度一般为C20。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要点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先将下料漏斗与钢管焊接起来,并与井口位置加以固定,然后再安装导管。②混凝土由之前安装的漏斗流入导管内然后引入.孔底。值得注意的是,灌注的高度应保持在1.0m左右,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振捣方法。桩顶的混凝土应作抹平处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
4结语
由于人工挖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已认证其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污染性小的优点。该项施工技术的实用性与经济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仍旧应该重视其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辉.建筑基础施工中人工挖孔桩的技术优势及其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57-158.
[2]密长征.建筑工程中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181.
[3]宋应学.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9):114.
[4]徐磊.分析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