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宁
廊坊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目前工民建工程项目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需要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针对施工中一些关键内容进行明确,并要求施工人员要掌握各关键施工技术的要点,加强对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以此来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鉴于此,本文就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在传统混凝土结构内添加钢筋而制成的结构,其中混凝土结构主要是将水泥、沙子、石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搅拌制备而得,搅拌过程加入一些外加剂等,提高泥浆的综合使用性能。凝固之后的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强硬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受压载荷,但是抗拉伸载荷能力较差,受较大拉伸载荷时极易发生断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弥补单纯混凝土不能承受较大拉伸载荷的不足,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按照一定规律布置钢筋。图1为某个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布置实物图,合理的钢筋布置使钢筋和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混为一体,凝固后共同承受外载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优势就是既能更好地发挥混凝土结构的承压能力,也能利用钢筋较强的受拉性能,因此该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图1某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布置实物图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2.1施工流程较为复杂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提前做好检测和放样,重视立模立板施工,提前做好预埋件安装,严格对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控制,做好后期混凝土养护施工,以此来保证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由于钢筋混凝土施工较为复杂,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管控力度,为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2.2工程产品的整体性较强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以整体的形式出来,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道工序的施工给予充分重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工程的整体性。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以此来为整体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2]。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原材料质量标准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想保证技术质量,首先应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明确水泥、骨料、钢筋及模板原材料的采购标准,以骨料为例,这种原材料分为细骨料、粗骨料两种类型,粗骨料粒径应大于等于4.75mm,细骨料的粒径应小于4.75mm,采购原材料时,选择在资质、信誉等方面均达标的生产厂商,购进时检查材料是否存在质变、形变、破损等,入库、入场前多次复核,去除变质原材料。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施工前,由专业的测试部门进行地质勘测,得到混凝土坍落度等配合比参数,以粗骨料规格为依据,参照混凝土耐久性的强度,确定水灰比,根据填充石块之间的空间略微过剩的原则,确定骨料中的砂量,严格控制单位耗水量、水灰比及含沙量,为预防裂缝问题的发生,可选用热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中掺和适量粉煤灰或矿灰,适当增加引气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阻锈剂、防水剂等原材料,降低水化热,强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3]。
3.3模板搭建
模板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起到模型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结构成型后的大小、形状、外观,与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相关,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搭建模板前,进行质量审核,检查模板有无漏洞、表面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检测其刚度是否达标,若无问题,即可进行清洗和检测,再根据预先制定的组装计划及技术规范,进行组装,依次搭建底模、立模和侧膜,严格控制顶撑高度,严格控制模板之间的拼缝高度和宽差,再应用钢管脚手架、顶托支撑等工具支撑固定住模板。
3.4钢筋加工及绑扎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需要保证钢筋质量要与施工要求相符。在具体进行钢筋加工开始之前,需要检查钢筋的外观,一旦发生生锈的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钢筋表面存在老锈的情况,则严禁在施工中进行使用。在钢筋下料前需要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和铁锈清理干净,避免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在一起。钢筋调直作业时可以利用卷扬机来进行,一般情况下调直作业以冷拉为主,并在调直过程中严格控制冷拉力值,保证钢筋平直和无曲折。当使用特殊型号钢筋时,则需要选择与其相适应的调直方法[4]。
在钢筋绑扎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来对钢筋间距进行明确,并依照图纸标注在防水层划线处合理配置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在具体进行钢筋配置过程中,钢筋不宜与其他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同时钢筋变钩尽量朝上。对于采用双层钢筋网的情况,上层钢筋弯钩宜朝上。在具体选择钢筋绑扎点时,外围两行钢筋绑扎作业时宜对每个相交点进行绑扎,其他钢筋相交点绑扎时可以采用相隔交错绑扎的方式进行施工。交错绑扎施工时一般会采用八字扣或是交换变换方向的方式进行绑扎。对于钢筋两侧都受力的情况,宜采用梅花形进行钢筋绑扎操作,防止钢筋出现移位。
3.5混凝土浇筑
检查钢筋成品质量,审核模板搭建质量,达标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施工。按照配料单进行配料计量控制,测定水泥强度、水泥活性及沙子水分系数等,根据原材料变化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将各类原材料按照工序标准加入进行搅拌,把控住搅拌时间,采取加冰拌合、冷却拌合等方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缩小形变,搅拌完,由专业的混凝土质检员对成品进行检测,同时搅拌场所应尽可能靠近施工场所,最好在运输途中搭设遮盖棚,以免阳光暴晒或者是淋雨。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若达标即可开始下料,控制好下料的厚度和高度,确保混凝土分层厚度不超过5分米,静置一段时间,进行振捣施工,严格把握振捣时机频率以及机械进入混凝土的深度,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可应用小直径振捣棒,采取快插慢拔、直上直下的振捣方式,停留时间为20至30s,有效振捣能够减少混凝土表层的气泡,确保混凝土质地均匀,以防混凝土离析[5]。
3.6养护管理
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水泥为硬性胶凝材料,其凝固过程受温度影响大,需加强养护。在施工后的12至18h,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时,开展养护工作,高温季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布或者浇水,使混凝土处于湿润专爱,低温季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膜,加盖棉被,避免混凝土暴露于外界寒气中。
结语
在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对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并重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道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居舍,2020,(05):38.
[2]尤金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02):134-135.
[3]韩志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1):139.
[4]王兴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24):85.
[5]黄文霞.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