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挑战浅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志
[导读] 【摘要】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与城镇建设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探讨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状况,其次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最后探讨了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事业健康发展路径。
        茌平县第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100
        【摘要】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与城镇建设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探讨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状况,其次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最后探讨了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事业健康发展路径。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状况;挑战;发展路径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随城镇建设发展而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二次污染问题严重、设施闲置等,应兼顾经济和环境,坚持节能和减排并重原则来发展经济,才能促进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状况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建设事业历经数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总结包括如下几项内容:一是管网建设力度加大,且管网系统日渐完善,城镇污水处理量也随之同步增长。二是城镇污水厂建设进程加快,当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需求,有效保护了城镇环境。三是污水处理率大幅度提高,截至如今,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达标率已经提高到了80%以上。四是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在城镇污水处理发展过程中,我国由先前单纯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发展到重视配套管网等辅助设施的建设,使得污水处理设施得以高效运转,且设施运行负荷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五是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污水处理在整个水污染处理行业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有效减少了污染物,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保障。六是构建了城镇污水处理发展机制。在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中,明确了责任主体是政府,各级政府也纷纷对城镇污水处理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并投入大量资源予以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建立了污水收费制度,强化手段和监管,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了污水处理费征收、资料使用、减污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强化了政府监管职责,大幅度提高了城镇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2.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分析
        2.1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及应对措施
        基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现状而言,部分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较低。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在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中,配套管网建设未能同步进行,造成城镇污水无法有效收集同时,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建设,造成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与污水处理要求不相匹配。甚至乎部分地区的城镇因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投产,进而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偏低[1]。
        针对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的问题,在实践中,应采取如下对策。首先,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其次,明确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督和问责工作。最后,把握好政府负责建配套管网设施,企业负责建厂的原则,以此保证污水处理厂建设与实际污水处理需求相匹配,以此有效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2]。除此之外,针对部分地区建厂和建网工作完全交付企业,要求政府主动承担配套管网建设工作,并同步做好与之相关的建设工作,如道路拓宽、旧房改造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污水处理设施不会被闲置。
        2.2污染物量减少速率不高及应对措施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主要依靠污水处理厂,而现实中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效率不高,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当下我国城镇雨污分流体系建设未能同步发展,同时配套设施建设中所用污水管材和施工质量未达标,导致污水处理厂中进水“水分”占比较大,进而影响治污效率[3]。
        针对污染物量减少速率不高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针对年降雨量在一定标准以上的城镇,应对雨污水分流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重视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质量的提高;污水处理费和污水削减量相关联,同时强化减排考核,以此有效提高污水污削减效率[4]。
        2.3污泥二次污染严重及应对措施
        现阶段,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直接排放,造成二次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污泥二次污染问题更是十分严重。

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是因为部分地区的政府未能认识到污泥处理的重要性,使得其在实践操作中主要以污染转移为主,未能有效处理污染问题[5]。同时,技术的缺乏和污泥处置费用高,直接让地方政府放弃了污染物的有效处理。
        针对污泥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地方政府应贯彻落实污泥处置及污染防治的政策,并在实践中,具体明确各主体的污泥处置责任。另外,为了保证污泥得到良好的处理,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3.城镇污水处理发展事业健康发展路径分析
        3.1兼顾经济与环境,减排与节能并重
        正确处理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和标准的关系,具体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确保污水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并因地制宜地提高污水处理标准,以保证污水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为了大幅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应重视污水处理考核工作,并将其与地方政府补贴相关联。三是依托现代科技似乎,大范围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如:当下污水处理厂日均电消耗量较高,且单位能耗具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因此,应重视耗氧工艺的改进,以减少能耗。同时,重视外加碳源脱氮技术的应用,以防出现顾此失披的问题。
        3.2重视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城镇污水处理目标在于达标排放向优质再生水利用的转变,再生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环境卫生、工业用水等方面。污泥处理则是在有效处理后向综合利用转变,鼓励污泥无害化处理后进行再次利用。除此之外,污水处理之后,所产生的物质并非污泥一类,还包括氮磷等物质,可以使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将其制作成为有机化肥。同时,我国应重视先进技术的研发,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重点开发回收污泥、氮磷等综合利用技术,以此来提高污染物处理后的再生利用率,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贯彻落实生态保护措施
        城镇污水处理之后,若采取不合理的排水方式,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因此,污水处理应严格坚持相关原则,如适度规、雨污分流、深度处理、循环利用。适度规模指的是污水处理厂规模应因地制宜,保证污水处理效率同时,不得出现污水处理设施闲置现象;雨污分流指的是年降雨量超出400毫米标准的城镇应采取雨污分流,为提高污染物削减效率提供保障;深度处理指的是污水处理之后,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的使用标准,才能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循环利用指的是污水处理后的循环利用。因此,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应重视再生水的补给循环利用,同时加强透水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以及生态绿地措施的落实,构建生态城镇,为促进城镇建设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至今,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在新时期下仍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应兼顾经济和环境,重视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此实现生态与城镇的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晨晨.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与建议[J].区域治理,2019,(4):65.
        [2]栗蒙蒙.城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商品与质量,2019,(2):74.
        [3]赵爱华.浅析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实践[J].中国高新区,2018,(15):209.
        [4]马莉达,张琳琳,徐志宗, 等.新疆农村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分析[J].科技展望,2017,27(12):112.
        [5]王晓昌,袁宏林,赵庆良.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实践[J].给水排水,2015,(8):1-3,29.
        作者简介:
        王志,身份证号:37252419810620001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