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中的问题分析 厉云杰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厉云杰
[导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电网改造步伐的加快,传统架空线路因影响生产生活安全与现代生活面貌,逐渐转入地下管网铺设。
        上海新能凯博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近年来,由于电网改造步伐的加快,传统架空线路因影响生产生活安全与现代生活面貌,逐渐转入地下管网铺设。本文以电力行业主题,分析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中的问题。具体探讨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结合当前促进电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与管理路径,分别从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中的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架空线路;入地改造;问题分析
        我国的现代化转型以工业化为主,伴随着对工业化的全面推进,电力行业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传统时期的供需均衡转变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阶段,因此,在电网电压输送方面,既需要发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力输配送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在电力输送线路方面进行一些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系统性改革与配套建设之间的体系化实践。下面以此需求为出发点对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中的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1、技术路径下的架空线路入地改造问题分析
        1.1合理选择电缆
        在架空线路入地改造中的电缆选择要注重内部导体截面、绝缘材料、电缆信号。首先,在电缆导体的截面条件控制方面,应该以最大工作环境与持续工作产生电流时的数据信息为界定标准,通常的实验数据与经验数据表明,在两种条件下电缆的最大额定温度以900摄氏度为宜;而在短路电流条件下,因其作用影响,最大电流通常不大于2500安;从当前铺设电缆线路的电压损失控制现状分析,一般将其损失控制在5%范围之内为宜。其次,在绝缘材料方面的控制,应该根据电缆入地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在的破坏风险为参考依据,进而计算出电缆绝缘层厚度(地下电缆铺设的绝缘材料选择相对严格,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第三,电缆信号方面的选择与其型号、铺设方式、外部条件影响等因素相关联,通常需要以电缆导体、绝缘体、护套、外护层为区分要素。
        1.2科学铺设电缆
        电缆铺设方面,既包括整体上的管道铺设,也包括与相关配套设施的连接铺设,如在管道铺设方面,埋线通常以距离保护层15毫米以上为准。而在配电箱的连接线路铺设及箱体内线路铺设,应该根据实际的管道及地上建筑为准,合理排线,通常经验表明配电箱内管口下方需要预留50毫米的空间。对于弯曲部位的处理,通常采用线管打弯内置电缆的方案,适用于小型电缆,这样可以避免引发管道裂缝;变曲半径通常以管道半径的6倍以下为宜,暗线排布以10倍以下为准。深度较大的部位通常要求增加接线盒,提高穿线作业效率与质量安全;通常的铺设偏差控制在千分之五左右,但是整体上的偏差度不能大于管道半径的二分之一。目前的铺设中采用的管道以钢管居多,因此要注重螺纹与毛刺及裂缝的检查;在钢管的连接处需要采用套接管。至于引线方面的电线保护宜采用软管,长度宜控制在2米以内。
        1.3加强防雷设计
        从当前一些城市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后的运维经验分析,接地电阻发热引发防雷时间不足问题时有发生,该现象多由负载切换防雷时间控制不当引发,而根本原因来自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同时,在高层建设中的放电试验数据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防雷设计过于紧凑不利于运维管理,且易引发触电短路问题。所以,在实际的防雷设计中需要从这两大经验问题入手,一方面,做好均衡电位,使等电位连接相等,建议在防雷设计前对建筑物中的各个等电位进行全面检查,看其电焊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断裂现象;最好是在土建工程阶段,做好线管与等电位盒子的预埋工作,并于抹灰前,安装好盒子、焊接等电位接地。另一方面,需要做好雷电电磁脉冲的屏蔽工作,比如,在插座安装方面进行相应的屏蔽线铺设。经验表明,控制好屏蔽线长度,应用滑石粉清理等,均可以促进屏蔽效果。至于导线的安装方面,应该做好余量预留与绝缘测试,通常绝缘电阻以不小于0.5欧姆为宜。


        1.4对应安装配电箱
        新时期的配电箱制作由现场勘查提供数据后统一完成,因此,需要在安装前做好测量工作,尤其是对于规格尺寸、数量、孔洞方面的数据统计要做到巨细无遗;在安装方面的焊接工作应该注意位置的精准定位,建议采用红外线与水平尺进行双重测量,确保其安装的精准性。在线路连接方面,需要划分出主电柜、主电箱、次电箱,以及各个电箱的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然后再按照进线,区分安装。从当前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后的运营效果看,配电箱的安装严格控制,避免任何错误安装引发的重复施工。另外,当前的配电箱安装需要对应安装,区分地面配电箱与暗处配电箱,根据各自的工艺要求进行安装。对于防雷方面的焊接工作,需要先进行绝缘性检验,并做好防雷设备的安装预留工作。
        2、管理路径下的架空线路入地改造问题分析
        2.1细化工程造价
        在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程中的造价相对高昂,通常包括配套的工具成本、建筑安装成本、人工成本及其他非固定成本。所以,在实际的改造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从当前改造工程经验看,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与精准性;但是,在其他非固定成本方面,应该按照造价管理的动态化需求,制定一套全要素分析方案,然后,根据生产要素与成本投入之间的清单对照表,编制其他非固定成本造价表,这样就能够细化工程造价,并在实际改造工程投资决策与设计环节,做好全面评估,降低改造风险。
        2.2实施进度管理
        从当前工作经验分析,架空线路入地改造项目工程的生产制造中,引入了产业链思维,因此,在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已经实现了严格的生产制造进度方案。并且,通过材料运输环节的信息化与招投标环节的合同谈判,保障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度管理中,应该注重指标化管理的应用,按照现阶段使用的体系化管理办法,将各项生产要素与施工进度进行施工项目分化,按照每天工作量进行评估表、监督表、激励表设置,严格推进进度管理,使改造项目的设计-材料运输-生产建设-运营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制造链,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2.3全面控制质量
        当前采用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主要包括技术路径下的控制与管理路径下的控制。从技术路径下的控制分析,其重点集中于对于技术要素的分化处理,即对于不同技术进行全方位定位,将每一项技术应用转换成具体的施工内容,然后,运用技术指标进行考核控制。在管理路径下,则以产业链思维为准,对各个生产制造环节实施体系化管理,具体应用中实施的是以总项目、分项目、子项目配置人力资源,以岗位配置人力资源,以及按照施工进度管理配置材料资源等。因此,在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基本上能够实现全面控制质量目标。
        3、结束语
        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之初,已经规划设计了相对完整的地下管网系统,并且完成了电网入地铺设。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在发展速度方面,我国具有明显的制度支撑优势与电力系统性改造能力支持,因此,架空线路入地改造的规模与效率相对较高。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架空线路入地改造既要解决技术问题,也需要配套的进行管理方案设计,只有将技术路径与管理路径进行资源有效整合,才能有效的促进现代电力输送能力的安全可靠性,并降低对高层建筑与对民众生活生产的影响。建议在现阶段运用市场机制加强技术资源与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孙炎,侯立群,路晓明, 等.台风灾害下架空输电线路跳线接续管加固方法研究[J].灾害学,2020,35(3):59-62.
        [2]汪进锋,刘子威,金杨, 等.架空配电线路感应过电压计算方法适用性研究[J].电瓷避雷器,2020,15(3):86-91.
        [3]田红羽.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7):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