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靳卓鹏
[导读] 摘要:在中职阶段,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成为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太原市晋源区职业中学校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5
        摘要:在中职阶段,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成为企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突出职业素质培养,是德育课程的创新尝试,将中职生与职业素质培养有机联系起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创新研究,为中职生的职业素质提高,为德育教学的水平提高,为企业、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德育教学;职业素质培养;中职生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主体德育教学列在首位。要想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做到更好,教职人员除了要做到以身作则,做好本职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督促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行为。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锻炼学生个人意志力等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教学方式成果显著。
        1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传统的德育模式和中职学校的特殊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学校在德育目标确定、德育内容设计、德育途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和道德需求,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关联性和系统性,德育工作缺乏吸引力,收效甚微;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课业负担较重,又面临职业技能认定、执业资格考试、升学考试和择业就业等压力,在中职教育期间要使学生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接受、认同并最后能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2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模式创新
        2.1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模式创新
        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要在原有的“理论教学模式”一元化基础上,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当然,理论教学模式这一主阵地不能丢,职业素质培养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有了理论知识才能让职业素质成为有水之源、有本之木。丰富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让社会职业人走进德育教学的讲台上讲述职业素质对职业人生的影响,让在校中职生走向德育教学的讲台上畅言职业素质对职业生涯的期许,让多媒体网络走到德育教学的讲台上成为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新宠。第一,社会职业人的经验之谈。讲之新,换一换人来讲,会让中职生有视觉、听觉的新意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讲授,除了德育教师正常讲授外,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职场经理人、工厂老技师和服务业骨干来谈一谈职业素质给自己职业人生带来的喜怒哀乐,也可以邀请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实习的学哥学姐和打过工的中职生来谈一谈职业素质对自己职业生活带来的悲欢离合。例如,机械设备的螺丝是拧固定圈数还是拧紧就行,服务行业刷盘子是刷固定遍数还是洗洗就行,等等。德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理论教学和社会职业人的职业素质培养实践教学相结合,一定会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质。第二,模拟职业场的感受之欲。演之新,换一换人来演,会让中职生头脑里充满了记忆感。情景教学课是常用常新、深受学生喜爱的职业素质培养教学模式。例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中职生上过一堂模拟4S店销售服务的情景教学课。德育教师变成购车顾客,中职生分成几个小组变成4S店销售人员,每组拥有一个品牌车系,哪一组能让德育教师最终把车选购了,哪一组就算赢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毕业生若干年后,每当相见还是记忆犹新。德育教师作为主导者,积极引导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走向课堂中心,突出中职生的主动性和表演欲,愿意去做就会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质素。第三,网络多媒体的时代之宠。看之新,换一换物来看,会让中职生能感受到的时代感。科技时代的到来,网络多媒体成为新时代的宠儿,让人们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也应该跟上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好网络多媒体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手机是科技产物,作为一种工具给中职生带来方便之利。既然中职生都有手机,那么就利用这个条件和资源,通过教学软件、教学APP、手机投屏等方式连接德育教师和中职生之间的职业素质培养教学。德育教师可以让中职生听教学音频、看教学视频、玩教学动漫等。既然中职生喜欢手机,就让网络多        媒体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新宠。
        2.2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开展德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传统的课堂教学沟通效率并不高,为此教师必须要充分运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促膝长谈,在沟通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判断,也能够让学生向教师提出最直接的问题,这样才能够鼓励师生之间敞开心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沟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只有了解对方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够深刻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而且在谈话沟通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掌握恰当的谈话技巧和谈话方式,避免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加强对学生引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具体化,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和学生形成共鸣,从而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讲内外因辩证关系时,引入刘翔的事例,通过事例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刘翔成功的原因,从而明确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
        2.3运用新媒体创新德育主体
        德育教学与学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多媒体在德育教育中应用越来越频繁,这种情况下要不断创新德育主体,不断更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使其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德育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教育活动,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通过新媒体技术快速扩大传播德育工作的范围。
        2.4构建科学、多元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系统化的德育评估体系,是对德育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工具,是检查、督导、评估各阶段德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为德育横向融通和纵向衔接提供可靠依据。而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最为关键的是评估指标的选定,评估指标的设定必须建立在不同阶段德育目标、内容等基础上,随着教育阶段的变化,指标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评价多元化就是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籍管理规定,制定学生品德评定标准和实施办法,制发学生品德评价手册,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班主任评价与任课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与实训实习单位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名学生的品德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贴近学生实际开展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教育,注重德育教学与德育活动的有机融合,丰富、创新新时代德育途径和德育方法,更好的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汇.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12(中):67-69.
        [2]王继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知识经济,2018(4):144-146.
        [3]王继宇,金伟.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10(下):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