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守贤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也是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一。
        身份证号:41092719891020xxxx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也是农村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一。城镇化建设不仅给农村带来了改变和进步,也同样带来了危机,如生态环境。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保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导致其建设受到阻碍。对此,本文以加强生态环保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城镇化建设中的环保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由于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空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骨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共进便显得尤为重要。从以往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生态资源的损耗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很长一段以牺牲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稳定的矛盾。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由于严重割裂了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一系列“城市病”频频爆发。面对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其中,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力求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便是其首要遵循的发展原则。
        1特色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建设,应当具备人文特色、定位特色、品牌特色以及产业特色等,不要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小城镇发展需要有特色,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现小城镇自身的魅力与价值,进而在众多小城镇中脱颖而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总之,只有将城镇文化及地域特色充分展现出来,才能打造出具有人文气息、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以及时代气息浓厚的新型现代化小城镇。
        2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存在生活垃圾、污水困扰
        城镇人口的增长不仅给农村建设带来人力繁荣,同样也带来了很多生活垃圾、污水的困扰。尤其是城镇在垃圾、污水处理等方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样就给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也影响了河流水质和农田作物生长品质。
        2.2土地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很多乡镇企业因技术设施比较陈旧、建设资金有限对“三废”的处理能力不到位,致使企业周边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地污染频繁发生。加上,现有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资源开发方式的转变,农药化肥被过渡使用,耕地的结构和生态被破坏严重。全国耕地的质量平均等级从高到底划分为一至十个等级,在2019年全国环境数据报告中显示,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还有占耕地总面积的21.95%耕地被评价为七至十等。城镇化化让盲目使用农药等破坏耕地生态环境的行为让生态环境和土地污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3小城镇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足
        小城镇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制约着小城镇环境整治工作的主要因素。部分执法人员在进行环境整治工作之前,未向居民和商户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居民没有形成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影响居民的配合度和积极性。同时,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只是单一地在政府官网及新闻网站发布信息,宣传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导致小城镇居民的整体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不愿主动加入城镇环境整治工作中,进而不能切实地完成环境整治工作。


        3新型城镇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和途径
        3.1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提高乡众生态环保意识
        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农业污染问题非常严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拔本塞源,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理念的发展。相关部门根据对当地情况的掌握,以符合生态经济、生态学发展规律的方式在农村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这不仅能解决农村生态环保问题,还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乡镇养殖场的管理,采用集中处理污水、粪便以及其他污染废物等,从而保证农村养殖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另外,政府要建立乡镇生态保护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避免其出现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影响土地和水源的情况。
        3.2积极开展城镇双修,优化城镇物质生活环境
        首先,规划建设部门应当完善基础工作,统筹谋划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主的城市“双修”工作,对整个城镇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进行调查评估,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全面实施“城市双修”这一计划,有序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其次,应当修复城镇的生态,改善原有的生态功能。同时,相关部门和城镇居民应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规律,了解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技术,系统地修复水体、山体和废弃地,进而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系统。再次,规划与自然环保局需要重视修补城市功能这一工作,提升现有的环境品质,为城镇居民提供环境宜人、景色秀美的生存场所,让居民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满足感。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填补城市设施的“欠账”,改善交通路网,挖潜空间补足老城镇不够完善的文体卫生设施、商贸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长廊等,全面展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改善城镇居民的出行、居住条件,积极改造老旧小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提高城镇的整体形象。
        3.3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倡导绿色消费市场观念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相互依托、共建双赢的两项国策。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推动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采用绿色生态的播种耕作方式和新型少耕、免耕技术,减少对农业开发带来的环境方面负面影响。建立保护耕地的农业管理方式和制度,改变过去小面积、条块化农业生产的模式,创新开展家庭农场、联合经营、农产品合作社等形式,集中耕地进行集约化管理,科学提高农田产出率,增强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以绿色耕地、生态耕地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还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接纳绿色产品和更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消费理念,从而为农村生态建设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虽然城镇化建设中各级政府都曾经不同程度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但是只要认识到绿色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美丽农村建设的相关举措,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全面减少城乡差距;大力发展低碳化生态工业,推动乡镇绿水青山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倡导绿色消费市场观念,一定能建设受到民众欢迎,更加生态环保的新型城镇。
        结语
        生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环境好,人类才能持续长久发展;环境差,人类的未来也将一片阴霾。现如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若无良策,必然会导致生态遭到破坏,使人类家园受到影响。对此,相关部门和负责人一定要加强对生态环保的宣传,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不受破坏,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灿.面向“乡村振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策略探讨——以杭州市龙坞小城镇为例[J].中外建筑,2019(06):145-148.
        [2]周旭霞,刘国娟.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基于杭州富阳上官乡的实践[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3):9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