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 北京市怀柔区 101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地下水资源正在遭受到严重的污染侵袭,所以如何从源头上防治水污染是目前人们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地下水资源污染的来源、途径和危害等方面,并从管理措施角度出发,对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污染;来源;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引言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2019年全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9041.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指出,2019年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8.2%;地下水源供水量占全国供水总量的15.5%,其中浅层地下水占95.4%,深层承压水占4.2%,微咸水占 0.4%。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2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6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6.0亿立方米,占比6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指出,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在全国655个城市中,有超过400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比61.0%。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生活和生命的水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地下水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程度不断加深。相比于地表水,地下水作为直观上“看不见的水”,可能被误认为深藏在地底,水质较好,不易受到污染,但事实是,地下水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干净。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地下水资源正在遭受到严重的污染侵袭,这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因此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地下水资源保护,并不断提升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地下水资源污染的成因
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三个方面。
工业污染源方面,工业“三废”,即未经处理或者处理后不达标的废水、废物、废气,和矿山开采、石油开采等工业行为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农业污染源方面,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药、肥料的大量使用,污水灌溉行为等;生活用水方面,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与生活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和垃圾废物未经处理直接填埋;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污染地表水资源和土壤,并且以入渗、径流、越流等方式,最终影响地下水体。
此外,大气中的污染物会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从而分散性的进入土壤和地表水体,导致地下水酸化。
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污染的土壤和地表水资源,最终的载体都是地下水,因此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2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9年,全国10168个国家级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Ⅰ—Ⅲ类水质监测点占14.4%,Ⅳ类水质监测点占66.9%,Ⅴ类水质监测点占18.8%。全国2830处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中,Ⅰ—Ⅲ类水质监测井占23.7%,Ⅳ类水质监测井占30.0%,Ⅴ类水质监测井占46.2%。超标指标为锰、总硬度、碘化物、溶解性总固体、铁、氟化物、氨氮、钠、硫酸盐和氯化物。
地下水资源污染不仅对社会生产有着严重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2.1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长期饮用重金属污染物超标地下水,会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长期饮用氟化物超标地下水,会导致“氟斑牙”;
长期饮用高硬度、高矿化度地下水,会增加患结石等病症概率;
长期饮用含氮有机物超标地下水,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含氮有机物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者甚至会诱发癌症。
2.2影响农业生产
长使用被污染的地下水浇灌农作物,如果地下水的pH值过高,会使土壤板结,无法耕作;如果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会降低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导致减产甚至死亡;农作物如果吸收了水中的重金属,食用后会影响人体健康;牲畜如果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也会影响肉质的安全性。
2.3影响工业生产
如果地下水的硬度过高,对于用水要求质量不高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水会容易结垢,附着于管道等设备中,增加了设备损耗;对于一些用水质量需求高的产业,如制药、酿酒、发电等行业,就需要增加一步净化水的工作,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
3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的管理措施研究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相较于地表水,地下水流动缓慢,流速一般为每天1—1.5米,因此,地下水污染过程缓慢并具有滞后性,为查找污染源、查明污染途径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又由于地下水含水层的介质结构,存在非均质各向异性的特点,也就导致了一旦出现污染现象,也难以发现,且治理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因此,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从源头出发,防治污染成为重中之重。
3.1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动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有效落实和开展,确保相关部门的工作是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进行的,促使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规范性得以实现。
目前,我国的地下水保护与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必须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处理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权责不清及管理混乱的问题,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出现的地下水资源污染方式,典型案例如深井灌注,是指将污染源灌注到远离人类生活环境的地层深处。对于此种现象,我们暂时“无法可依”。目前并没有涉及到的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推进监测管理体系建设
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选择相应的监测技术方法,对地下水情况展开动态的监测。不再是曾经的以水量、水位监测为主,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水质在内的监测内容。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源特点,更加科学的布置监测网点,提升监测技术手段。
建立地下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做好与国土、水利及城建等多部门的协同工作,建立监测信息共享机制,为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3.3修建地下水库
在防治地下水资源污染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地下水库的修建。长期的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使地下水污染状况加重。利用雨水、洪水等资源,入渗到地下,实现对地下水库的建设。利用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做好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联合调度,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供有效保障。
3.4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预测不同项目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源,保护地下水的目的。
评价人员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体,评价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加强相关评价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其地下水影响评价方面的理论知识,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3.5依法治理相关污染行业,提高公众保护水资源意识
在工业生产方面,对相关的排污企业加强执法力度,限期整改,杜绝污染物未经处理的随意排放现象。
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性的认识,按照科学的耕种方法施肥、打药等,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
在生活方面,号召人们节约用水,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从源头上杜绝水资源污染的可能。
结语
近年来,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中,长期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水是生命之源,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防治水资源污染,合理开发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R].2020.
[2]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R].2008.
[3]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R].2020.
[4]王诗语.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节能,2019,(08):113-114.
[5]刘超,张亚军.探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02):201-202.
[6]马昊晔.地下水的污染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0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