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五环技术开发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国土空间和城乡规划管理作为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的部分。尤其是随着现在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所以现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国土空间和城乡规划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因为只有将其土地更加合理的规划建设,才能保障城乡规划建设顺利实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以先进的科学经验为基础,结合结合每个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国投空间的管理和城乡规划进行一个很好的改革,从而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好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关键词:城镇化;国土空间;城乡规划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国土空间规划的使命、理念、目标和技术框架等方面已有基本共识;但是在如何深刻认识新时代国土空间优化的根本特征,选择国土空间优化路径,真正实现国土空间规划重构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但是当前还存在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空泛化,在实践工作中仅追求解决规划打架、多规合一等表观技术细节等问题。如何切实在国土空间优化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之与以往的“多规”在本质上区别开来,值得进一步探索。
1城乡规划管理中国土空间管理的难点
1.1国土空间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国土空间的综合管理,项目涉及面非常的广,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工作,所以所以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的高,但是就目前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国土空间的管理人员的素质,都还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应该还要注意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各个方面的安排。
1.2传统工业化规划体系的偏差:缺少维度和温度
在传统工业化空间体系中,城市被当成“机器”,人被物化,空间被工程标准格式化,“我们”的“感知系统”也被降维:如把空间治理问题降维为空间建设问题;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问题降维为空间区划问题,忽视时空的关联;把空间品质、结构问题降维为空间规模、数量问题;把个性化行为和体验问题降维为宏观统计标准问题;甚至有人把国土空间规划理解为划定“三条控制线”的规划。这种工业化、标准化、静态化思维产生的系统偏差,使传统规划的“规范”认知与真实世界的需求有点远,有点“冷”。“城市是有温度的”,“规划师们”也不是冰冷的,因而规划是应该有温度的,是应该能感知和塑造城市的“活力”和“美好”品质的。
1.3盲目重视局部,忽视全局性性利益
根据数据重要性资源的类型,再去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导致,相关的企业以及主体仅仅重视局部利益,从而忽视全局性利益,进而导致国土资源利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大量的开垦耕地,盲目的进行城镇化扩张,破坏了整个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于人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相应地,要不断的增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与支撑,从全局出发,以全局利益为工作导向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战略指引。
2可持续城市化的空间发展路径
2.1积极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以上海为代表的郊野单元规划实际上已经做了开拓性的探索。未来,高度城市化地区应推行多村联合编制的郊野单元规划,以规划传导、用途管制依据、推动项目实施等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强规划的管控性、实用性和统筹性,使之成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任务在乡村地区的最终落实端。
2.2完善模型的预期性目标表达
模型优化目标包括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类。约束性目标可以通过约束条件实现,即将约束性边界和约束性指标在模型的约束条件中表达,如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以及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面积等。但是国土空间优化是一个多要素、多目标、多主体的空间布局优化问题,优化的难点在于不同目标尤其是预期性目标的协同,因此预期性目标表达极为关键。可以将四大优化理念具体化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空间集约、人本宜居、绿色高效的优化情景,然后构建模型的预期性目标体系,如最大生态安全格局、最大的基本农田保护度、最紧凑的城镇空间格局等(图6),这些目标设定是体现可持续理念和可持续城市化路径的关键;当然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冲突,不可能都达到最大值,只能通过优化算法寻找协同最优解。
2.3建立完善成为严肃的城乡规划管理
目前我国城乡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的各项生活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然而就目前城乡规划的现状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城乡规划建设的变更频繁,很多的城乡建设规划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当前应该加强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进行城乡规划的建设中,城乡规划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对城乡规划用地的针对性落实工作,从而有效保证该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土地管理科学性。因此建立完善成为严肃的城乡规划管理,首先应该建成规划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防止国土空间的随意破坏和随意的运用,发现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5]。其次是严格省规划审批程序,实实在在对于国土空间的利用进行调查,严格执行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但一些不符合审批的行为,要及时的制止,从而防止国土空间的随意破坏。最后是要加大规划审批后监督,并且要建立严格的监督程序,把一些国土空间监督的益处,公众参与监督的意识,从而建立执行力强的公共政策,减少一些国土空间资源的浪费。
2.4推进乡村地区用途管制落实
严格遵循上位规划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结果;紧密衔接区(县)、镇(乡)层面的分区,依据分区的主导功能做好向单元或地块传导,管控用地性质及用地结构;以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建立的单元为基础,建立“名录+边界+指标”的技术管理工具框架,拟定“管控要求+职责清单+实施主体”的行政事权清单及各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清单,强化3种用途管制工具的管控力度。针对建设和非建设活动,实施差别化用途管制。以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管理建设活动,以产权许可管控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滩涂、草地等的使用。将与各类专项规划一致的土地使用纳入单元图则,并将近期落实项目入库,以“图则化管控+项目化管理”推进国土整治的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同时现在已经也是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一个加速时期,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国土空间的管理,应该在城乡规划管理中不断的优化相关项目,将相关的一些城乡规划管理的要求更好的落实,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的力量,做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结合实际行动证明情况制定相关的城乡规划,更好的推进城镇化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崎燃,于欣波.谈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共融对村镇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西建筑,2020,46(10):195-196.
[2]林静远.超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J].中国土地,2020,1(05):17-19.
[3]吴顺民,李进.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J].城市勘测,2020,1(0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