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陈淑云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陈淑云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必然要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宜兴市横山水库管理所  江苏省宜兴市  214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必然要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系统的信息反馈效率,推动了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要点
        1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特点
        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而水文水资源的建设项目不仅专业度高,而且需要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与管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水文水资源的设施工程建设大多在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中进行,与河流的流向、分布密切相关,其建设项目内容多,覆盖广,规模并不是很大。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一般工程设施完整,可处置多种情况,其工程设施站点多、覆盖面广,但很多地方存在交通及通讯不便的问题。同时,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不集中的设施站点、不通畅的交通和通讯等都加剧了设施工程建设的难度。
        2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2.1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无法对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的生产都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因此对水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人们的水资源使用需求。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节省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具有现代意义,能够有效划分并整合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2.2信息化水资源管理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还能够早日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可维护各区域间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平衡,促进各区域间水资源管理经验的交流。提高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
        3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建设主体不明确
        目前,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其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的问题,进而导致建设主体不明确。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地市级的水文水资源机构设立中,有部分区域按照当地的流域进行管理机构划分,导致一个地市级水文机构要管理大部分的地方水文工作,同时,不同区域的管理工作沟通较少,不便于水文水资源的管理,进而影响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3.2建设项目专业性强
        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学科所涵盖的专业广、建设项目繁杂,涉及水文学、水资源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对专业融合度的要求十分高。
        3.3监测设备陈旧
        在其他发达国家,一些高质量、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仪器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监测中,促进了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然而在我国水文条件的监测过程中,当前所用的监测设备陈旧、操作简单、质量差、效率低,而且受资金的影响,监测设备的普及率和使用率都偏低,影响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3.4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待加强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与计算机密不可分,该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图形学、三维仿真技术、数学模型以及网络技术实现对水文水资源的信息采集与自动化监测,管理者通过对采集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可见计算机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对水文水资源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监测是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方式,已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监测数据报送形式,缩短了数据汇总阶段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对水文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确性。

在保证数据时效性的同时,使数据更准确可靠,能为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和配置、水质和水土保持监测等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
        4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点
        4.1水文水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式
        水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仿真模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模型等,在借助现代新兴技术的基础上,以自主化的形式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及处理,能够实现实时的动态化监督管理及控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使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在水资源配置中体现出更高的管理价值。
        4.2建立完善的数据传输系统
        为了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推动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应建设规范的信息数据采集平台,对信息进行统一处理,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应用超短波无线通讯网络技术和数字微波通讯网络技术。与传统单一形式的通讯技术相比,这两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都能够有效满足当代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与新时代的发展情况也较为贴合,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路径,能够对基础信息、图像信息及音频信息等进行快速传播,可满足各种数据的传播需求。而无线网络技术犹如锦上添花,对各类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助益作用,有效推动了水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4.3建立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监测系统
        对断面中的水质进行实时监督需要信息化技术,将监测断面设置在农业灌溉区域内,能够利用相关技术对水质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比对相关监测参数能够判断灌溉区域内的水质是否存在污染问题,并推断出导致污染的原因,以减轻水资源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后果。该系统还能有效监控旱情,当土体含水量过低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从而提醒农业生产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4推动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应选择专业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团队,增强人才稳定供给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密切程度,从而推动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对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明确,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的整体价值。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对水资源的配置及节省程度进行评价与总结,体现出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4.5组建优秀管理团队
        为提升水利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应组建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在此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同时还应聘用具备专业知识及能力的人才。另外,还应该依据实际工作情况,科学制定奖惩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以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
        4.6构建水质及旱情监测系统
        建立水质及旱情监测系统可加强对水质、旱情的预估及监管,同时我们可建立相应数据库将检测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通过水质及旱情监测系统,可预估、分析水质情况,为相关部门水污染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此系统还可用于分析、监测本地区土壤、降水等情况,依据相关数据预估未来是否会出现旱情。
        结束语
        在以往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方式中,受时代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各种问题与缺陷,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对水文水资源的监管力度不够,进而使资源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和流失现象。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文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将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方式进行更新与改革,必将影响水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探讨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李国俊.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3):66-67.
        [2]王建艺,夏敏亮.水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47.
        [3]郑娇丽.关于我国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9(07):99-101.
        [4]贺盼盼,张琪羚.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发展现状探讨[J].科技风,2019(06):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