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湑惠渠管理局 723200
摘要:湑惠渠灌区位于陕南汉中盆地,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无调节自流引水灌区,1942年动工兴建,1948年5月建成投入运行。灌区设施面积16.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68万亩。
关键词:灌区农业用水;实践,思考
湑惠渠灌区运行以来,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变化,工程体系老化失修、水费收缴困难等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灌区生产发展的要求,制约了灌区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本灌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意见,共同讨论。
1.湑惠渠灌区农业用水基本情况
1.1、灌区基本情况
湑惠渠灌区主要水源为大坝枢纽截流湑水河的来水,枢纽以上湑水河流域面积214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33亿m3,多年平均流量32.76m3/s。湑惠渠枢纽大坝为无调节库容的浆砌石滚水坝,受河道来水限制,在一般年份里易出现夏旱秋涝。
灌区农业历史悠久,农作物一年两熟,水旱轮作,夏季以水稻,秋季以小麦、油菜为主,瓜果等经济作物为辅,是汉中市主要产粮区。
1.2水价改革前水价
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前按市物价局文件通知执行终端水价,终端水价由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和末级渠系收费标准两部分组成,其中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为0.061元/m3,基层管理费0.012元/m3。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
2.1完善管理制度和相关设施,创造水价改革条件。
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按照经济实用、满足用水管理和计量收费需要的原则,配备完善的取用水计量设施;逐步完善农业水权制度,按照灌溉用水定额,逐步把指标细化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明确水权,实行总量控制;鼓励发展农民用水自治、专业化服务、水管单位管理和用户参与等多种形式的终端用水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其在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用水管理、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
2.2 科学核定灌区供水成本,合理确定水价要素
科学合理的核定供水成本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需要综合考虑水价形成机制、群众承受能力和灌区发展需求最终确定农业供水成本、并由发改部门进行监审确认。
2.3 健全灌区控量水设施,确立农业水权制度,实现定额管理模式
实现灌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运行,建立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建立农业水权制度,以灌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基础,按照灌区用水定额,把指标细化分解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等用水主体,明确水权、实行总量控制;完善提升渠道计量设施,配齐斗升渠等主要分渠量水设施,大力推行安装斗渠自动测流量水设施,以提升测流标准,实现自动测量、数据远传、信息享,最终建立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平台,完成农业价综合改革总体目标任务。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
3.1.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1)完成了水价成本核算和核定工作。
湑惠渠灌区对灌区运行成本及农业灌溉用水成本进行核算,汉中市物价局成本监审分局对骨干工程供水成本数据进行现场调研、审核,下达了骨干工程农业供水水价为0.15元/立方米,骨干工程不含折旧水价为0.11元/立方米。
(2)完善水价执行制度,健全水价收费制度。
结合湑惠局实际,湑惠渠灌区农业水费由各管理站委托基层管水组织或经营人收取。灌区实行终端水价制度,建立收费员持证上岗制度。水费收缴严格执行“计量供水、统一票据、明码标价、开票到组、公布到户”。建立了违反水价政策问责机制、水管单位和用水户协商沟通机制,确保水价政策执行到位。
3.2.实行终端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原则,终端水价仍执行汉中市发改委2012年批复的终端水价。终端水价由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和末级渠系收费标准两部分组成,其中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为0.061元/m3,基层管理费0.012元/m3。
用水实行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分为两档:定额内用水为一档,水价执行调整后的终端水价。定额外用水为二档,水价为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执行一档,末级渠系收费标准按一档的1.2倍执行。
3.3完善灌排设施和供水计量设施。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始以来,湑惠局积极实施计量水设施项目建设,衬砌干、支、斗渠进水口的取水标准断面,安装量水水尺,在斗渠口设立量水堰,分渠口设立计量标尺等。通过计量水设施的建设,有力提升了湑惠渠灌区配水供水计量设施现状,为精准化按量计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4建立水价补贴机制,为灌区良性运行奠定了基础。
水价成本核算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灌区的发展运行,从2018年底开始给灌区进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补贴,使灌区得以运行发展。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明确了工程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建立日常性的维修养护责任体系,制定严格的考核奖补办法,保障工程设施的良性运行。
4、存在问题
4.1财政水价精准补贴不能完全到位
湑惠渠灌区目前仍执行的是2012年物价局批复文件,汉中市物价局批复的0.073元/m3,其中国营水价0.061元/m3,基层管理费0.012元/m3。2017年经省物价局对湑惠渠灌区2015-2016年水利工程农业供水成本监审,审定湑惠渠灌区二年平均国营供水成本为0.15元/m3,现行的水价仅为供水成本的40.6%。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后,虽然各级部门很重视,但这3年来补贴标准低,出现补贴不及时和中断,水价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4.2超定额累进加价幅度小,节水效果不明显
陕南汉中地区水资源丰富,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土地产出经济效益低,种植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差,作物用水量本来大,农民节水意识差,多年来收取水费难,现行农业供水价格本身偏低,再加上超定额累进加价幅度偏小,不能有效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价格成本,价格杠杆对促进节约用水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4.3末级渠系管水组织不健全,落实专人管水不到位
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由于末级渠系收费标准本身偏低,财政部门对末级渠系水价部分没有补贴,部分村组干部队伍不健全,人员报酬低,专人放水落实不到位,导致末级渠系管水组织积极性不高,供水终端运行不畅。
4.4末级渠系衬砌率低,配套设施不完善
湑惠渠灌区是一个老灌区,多年来通过工程改造,灌区面貌初步得到改善。但由于项目投资有限,没有彻底解决湑惠渠灌区骨干渠系老化破损及设施不配套的问题,特别是末级渠系衬砌率低,配套不完善,渠系水利用率低,造成灌溉用水量大。因此,急需加大末级渠系的建设投入。
5、农业水价改革的思考
5.1农业水价逐步过渡到成本水价
农业水价从现行水价逐步过渡到成本水价,合理确定灌区供水成本,农民实际缴纳水价与成本水价的差额由政府实施精准补贴,直接补贴灌区运行管理单位,确保灌区水利工程运行正常。
5.2建立灌区用水水权制度
逐步建立灌区水权制度,统筹协调农业、生活、工业用水水权分配,典型引领,可将水权分配到农民用水协会,也可分配到民用水户,实行总量控制,达到节水效果。
5.3确保末级渠系管水组织健全,解决工程维护经费
加快末级渠系运行成本监审,逐步提高水费收入中末级渠系管理费比例,以确保末级渠系管水组织健全,供水终端运行畅通。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工程维修措施到位,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灌溉效益,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基础。
5.4加大末级渠系的建设力度,逐步建立管理综合平台。
积极争取水利、农业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抓住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机遇,尽快改变灌区水利工程老化现状。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先进电子设备产品自不断出现,灌区自动测流、闸门远程自控等智慧水利技术不断运用发展,基本可以实现灌区管理自动化建设。
6结语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最终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业产业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