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小学高效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杨宗晓
[导读] 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对现代化教育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
        杨宗晓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二中学  浙江温州  325804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对现代化教育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学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知识的运用能力等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重点的现代化数学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或者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依据,而构建高效课堂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构建小学数学高校课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在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因此,现代化的小学数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为向导,以构建高效课堂问目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进而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了数学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以及直观形象和数学运算等等内容,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学科素养,才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化复杂为简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从而消除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极心理和厌学情绪,进而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以及使用像。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较差,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数学概念和公式,所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即可以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能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机会,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又可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很多教师以及家长的心理“尊师重道”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依据,在教学方式上几乎都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教师都是直接给出答案,很少进行相关的讲解,严重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不及时的改正这些问题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如此,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口述的形式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一般都是照搬教案上的要求进行讲解,甚至没有对教案上的内容进行任何改动,不仅无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更无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二)应试教育的存在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
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对数学公式和概念的记忆方式几乎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无限循环的学习方式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无法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大多数教师只安排学生对传统的数学公式进行记忆,但是却并没有对该公式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只能是短暂的,没有理解其意义的记忆方式很容易被学生以往。比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应试教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只会让学生背诵文字,至于为什么这样判定教师则没有进行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对该公式和定理的记忆比较片面,无法在脑海中留下长时间的记忆,所以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显著的提升,也无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三、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向导,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足够的学习时间
想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向导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首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以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只有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才能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散自己的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程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问题为引导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比如可以通过整数的加减法来引导学生做小数加减法的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联想,从而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同时也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有利条件。
(二)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或者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和完善,比如在教学方式的完善和改进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当然,除了改进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角色扮演类小游戏,比如可以扮演超市购物的情境,通过购物来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这样既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了人民币的金额以及作用,从而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而构建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三)引导学生通过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以问题为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进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课程教学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校操场即将改建,长250米、宽200米,请问同学们我校操场总面积是多少公顷?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学生们的实地勘察、小组讨论、计算等方式得出结果,这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并且也构建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结束语:
总之,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向导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从而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梅.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
[2]王强.教学生活化,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3]郭洪艳,张蕾.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运算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