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隆
成都市第七中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中物理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导致逐渐丧失学习信心,进而导致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下降。教师为及时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策略探究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对于一些物理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对于学生的差异性逐渐忽视,这致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未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导致学生的学习理念以及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最后教师只注重知识理论教学,忽略了解题技巧的培养。这些都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对此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感知意识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联系能力,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感知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述《牛顿第三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当我们用力推动相关物体时,我们本身也会向反方向移动,这是什么原理?结合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融合相应的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的演示,真正感受相关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讲述牛顿第三定律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感知意识。
二、进行课堂问答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进行物理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难度有所加深,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进行课堂的问答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让学生提出相关的疑问,教师及时予以解答,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在讲述《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进行小型的课堂实验,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欧姆定律的知识重点,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相关的实验,进行回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图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素养,同时还应该设置不同的问题,充分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实行分层教学,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三、适当结合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在进行相关的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去讲述基础的物理知识以外,同时还可以借助相关的例题,进行直观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技巧讲述,还可以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万有引力和航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展示相关的例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例题向学生讲述相关的物理量之间的概念,比如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例题,向学生讲述具体的解题思路以及相应的解题关键,同时还可以对相关的例题进行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错误资源,让学生自行进行整理,分析自身的短板,不断夯实基础,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四、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二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高二现象,若教师不及时加以纠正,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前功尽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身为教师还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加以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学习信心,为接下来的物理教学创造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电磁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一些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逐渐丧失了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和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告知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同时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心理委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感知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进行问答式教学,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发散思维;其次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结合例题进行教学;最后教师还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如江.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5(77):127-128.
[2]叶新.观察、思考、反思——浅谈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