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的稳定性、灵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3期   作者:李兰兰 严丽丽 欧华
[导读] 研究分析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稳定性、灵敏度。


李兰兰 严丽丽 欧华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稳定性、灵敏度。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将本院接收的166例输血检验交叉配血者分成常规组(盐水法交叉配血)、研究组(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交叉配血),每组83例。结果:研究组配血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交叉配血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以及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交叉配血操作过程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交叉配血稳定性、灵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关键词】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稳定性;灵敏度
   临床中,输血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广泛用于手术、急诊抢救中,经过静脉将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能够进一步稳定患者机体血容量,以免因为大量缺血而休克。交叉配血是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不仅要确保操作迅速,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还要确保检验结果可靠、准确、灵敏度高,以防出现溶血情况而导致病情加重。本研究以166例输血检验交叉配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分析了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66例输血检验交叉配血患者选取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每组分别83例。研究组包括47例男性和36例女性,年龄25-74岁,均龄(53.9±9.8)岁。常规组包括45例男性和38例女性,年龄27-72岁,均龄(54.2±9.6)岁。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无显著差异,P值>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盐水法: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离心5min,每分钟3000r,留取血清,将血红细胞配置成2%红细胞悬液或者是2%盐水悬液。选取两支试管,一管为主测管,将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细胞置入其中,并滴入1滴受血者血清、1滴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另一管为次测管,将供血者血清、受血者细胞置入其中,并滴入1滴供血者血清、1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均匀混合,再离心3min,每分钟1000r,肉眼观察底层是否有凝集反应、上层溶液是否存在溶血现象。若两管均无凝集反应、溶血现象,则判定为阴性,成功配血,否则判定为阳性,无法配血[1]。
   研究组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取1滴供血者红细胞悬液3%-5%、受血者血清2滴置入主测管之中;取1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3%-5%、供血者血清2滴置入次测管之中。将低离子介质0.65ml分别置入两管内,均匀混合之后,静置1min;然后选取低离子试剂2滴置入两管内,均匀混合之后,静置0.5min,再离心15s,每分钟3500r,摒弃上层清液,留取底部残液0.1ml,观察有无凝集反应,将2滴悬浮液置入两管中,若发现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且在60s内消退,则判定为阴性,成功配血,否则判定为阳性,无法配血[2]。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配血操作时间;同时观察交叉配血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以及阳性检出率。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常规组配血操作时间对比
   研究组配血操作时间(2.2±0.3)min;明显短于常规组(6.5±0.7)min,组与组之间结果差异显著(t=12.709,p<0.05)。
   2.2研究组与常规组交叉配血灵敏度、稳定性见表1


   2.3研究组与常规组阳性检出率对比
   研究组检出11例阳性,占比13.25%;常规组检出5例阳性,占比6.02%。组与组之间差异显著(X2=2.689,p<0.05)。
3.讨论
   交叉配血指混合受血者、供血者的红细胞以及血清,并肉眼观察其有无凝集反应,及时准确的交叉配血是临床提高输血治疗效果的关键。这需要临床引起重视,不断创新交叉配血技术。临床再输血检验交叉配血过程中比较常用酶法、盐水法、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等三种,作为一种传统的试验方法,盐水法虽然操作比较快捷迅速、简单,但是不容易检出特殊抗体、IgG抗体,漏诊风险极大,且此法需借助显微镜查看细胞有无凝集情况,耗时长[3]。酶法虽然准确性较盐水法略高一筹,但操作过程冗杂,精力、时间耗费较多,影响临床急诊抢救。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低离子凝聚胺技术出现,由于灵敏度高、操作迅速快捷、稳定可靠等优势而备受临床青睐,其能够较好检出特殊抗体、不完全抗体、完全抗体,确保患者输血安全[4]。本研究发现,研究组配血操作时间更短,且交叉配血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以及阳性检出率更高(p<0.05)。提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梁虹雨, 薛文明. 盐水介质配血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14):205-206.
[2] 刘红超, 王斌.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交叉配血中的稳定性、灵敏度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5):3098.
[3] 黎红梅.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9):52+54.
[4] 龙亚银. 低离子聚凝胺法与盐水法交叉配血效能的比较[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 21(4):372-3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