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邓蕊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邓蕊
        大理大学,云南省大理市,671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而对其音乐教育价值及价值的实现产生了关注。高校教师应加强创新意识,以我国民乐文化及精神有效传承为目标,进行与之相关的实现路径探索。本文首先简单叙述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其次分析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最后针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罗列出几条路径,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引言:我国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了丰厚的底蕴,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展现出其独有的风采。高校设立其相关专业的主要目的,不仅为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更是为了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为此行业的创新发展引进新鲜血液。但在当前高校相关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应理清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进而促进其教学价值的有效实现。因此,本文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首先,当前高校民族音乐存在内容相对薄弱的情况。当前教材中的内容,虽存有结构严谨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但其涉及范畴有限,且解读不甚详尽,处于简单提及状态。教师在教案编写中出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更多会结合教材进行编写,进而导致高校民乐学习内容的薄弱。
        其次,当前高校民族音乐存在逐渐被忽视的情况。民族音乐的学习内容除其音乐形式及风格外,还应包括相关乐器的文化知识及应用技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国文化涌进人们的视野,其中便包括外国音乐及乐器相关文化的渗透,连同当代流行文化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进而导致多数学生对民族音乐缺乏重视,乃至忽视的情况[1]。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
        高校民族音乐具备一定的审美教育价值。音乐具有陶冶人情志的作用,在民族音乐中,能加强人们对自身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价值观念等有较为正确及深刻的了解。进而在未来面对其他音乐形式时,具备相对完备的民乐审美知识,进可展开多元化的评析和理解。同时,民族音乐有我国多种文化沉积的历史底蕴,能学生当前的艺术素养,加强其对我国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
        高校民族音乐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价值。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能看出音乐交流亦是一种社交方式。古有伯牙子期因“高山流水”而产生的“绝弦之交”,今有诸多国乐团队的国外巡演。在实际应用范畴,亦存在婚丧嫁娶中民乐的应用,各项社交活动中的欢沁与悲伤,俱由民乐丰富的曲调来进行表述。高校民乐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此类表述的传述,进而保证学生对其实用性的了解。
三、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一)完善民族音乐教学方法
        在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期间,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案例的自主选择。如在古琴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优先播放教材中的教学例曲,在进行初步聆听之后,可由学生进行兴趣爱好相关乐曲的推荐。当下古风歌曲众多,其中更甚有包括国外rap乐曲中包含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成分。通过此类乐曲的播放,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尾,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简单的考核,其形式可为演唱,可为口述,亦可为乐器演奏。展示期间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将心中所思所想通过民乐形式转述出来。通过此类学习方法,学生可在多次创作中摸清民乐的知识要点,进而加强相关学习内容的基础固化[2]。
(二)在教学中融合生活元素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多数民乐除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外,还含有极浓的生活气息。以唢呐为例,唢呐被戏称乐器界的“流氓”,除了其极具特色的音色与所向披靡的音量外,还因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喜丧皆宜”的应用广为人们熟知,应用其演奏的著名乐曲《百鸟朝凤》现已拥有同名的影视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讲解其吹奏方式和技巧外,还可拓展将其相关的文化背景。民乐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其与我们过往及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风韵不仅代表国人为人处世的态度,还能在其音乐形式的展示中,体现国人灵魂深处所存的坚韧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邀请当地民乐团队进行定期的协助教学,其活动形式以演奏、讲解、演出场所实地考察等形式为主。此番操作不仅能向学生展现原汁原味的民乐风貌,还能在乐曲欣赏过后与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技艺的探讨,增加实践知识的积累[3]。
(三)摆正对中西音乐的态度
        音乐知识存在交流,亦存在相互吸收。我国自开放并引进西方音乐以来,一直秉承包容、开放的态度,但如因此导致民乐遭受忽视,则本末倒置。长此以往,对我国高校学生乃至音乐行业的发展均会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应优先保证对中西音乐的态度,而后再带领学生加强相关认知。教学期间,教师可例举我国流行音乐全盛时期的作品例子,分析其中我国音乐创作者为之付出的艰辛;同时结合当前古风正兴的音乐趋势,加强其中民族乐器及民乐风格应用优势的讲解。以当前网络流行的古风音乐创作团队音阙诗听的“二十四节气”作品系列中《芒种》、《大暑》等作品为例,其中对琵琶、二胡及西洋乐器小提琴、钢琴等的融合应用甚是绝妙,但国风仍是其音乐表达的重点。此类讲解不仅能加强学生中国民族音乐的价值的渗透,还能使学生在整体民乐过程中逐步提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并为之发展付出相对的努力。
结论:总的来说,为实现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探索,高校教师应及时认清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了解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并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实现路径中通过完善民族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合生活元素,摆正对中西音乐的态度等方式,提升我国高校民乐教育水平,进而丰富学生民乐知识,促进其在相关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实现民乐素质有效发展,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为我国民族音乐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璟. 论多媒体视域下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实现对策[J]. 中国报业, 2018.
[2]单南.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当代音乐, 2019, 000(001):34-36.
[3]李雪莲. 论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传承[J]. 黄河之声, 2019, 529(04):84-85.
作者简介:
邓蕊,女,汉族,籍贯:河南省,?生于:1984-06,工作单位:大理大学,单位省市,云南省大理市,单位邮编:671000,职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