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天寿
马关县第四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群体法治意识、守法行为的重要途径。但是,新课改的实施给义务阶段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引言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受到空前重视。教师应该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有关教学的实用方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道德与法治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人们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人们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文化课的投入力度远远大于对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投入力度,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掌握不到足够未来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二)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形式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目前许多学校教学形式单一,这一问题成为了阻碍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不少教师由于受到了一些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照本宣科,死板教条,墨守成规,对于教学案例的实际应用根本不注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上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不够深刻形象,学生也因此无法对其进行感知。
(三)缺乏专业的教师
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还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者。学校往往选择由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但这些老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眼光,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如专业教师的效果好。综合来看,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基于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挖掘生活真实案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当下一些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案件实例,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然后开展课堂的教学活动。其实在生活中的很多实际案例,虽然和道德与法治相关联,但是很多小学生并不会对其进行过多的关注。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引导学生回归于现实生活,让小学生在生活小学习到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更加仔细认真地观察现实生活。
并对当下热议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独特的思索,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要充分理解在道德与法治这两个层次上的正确做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提高他们独立的辨别能力,教师对其进行辅助引导,进行合理的讲解与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
(二)将贴近生活的素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对事物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的学习阶段,对该阶段的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抓住关键点,结合其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而新课程的导入作为小学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事实上,不少教师在课程的导入上较为刻板,使用苍白平实的语言,且毫无感情色彩,也无法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整堂课的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必须纠正类似这样的错误理念,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几个问题:“今天早上,谁为你准备的书包和学习用具?谁为你做的早饭?谁送你上的学?你感觉你的家人好不好?”借助这样的问题引出“家人的爱”这个主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并且,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深化教学内容,围绕“健康、安全的生活”或“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从法理角度讲述家庭关系。如在孩子年幼时,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而父母到了晚年,晚辈要承担赡养义务,在物质上、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并关注长辈的精神生活,有时间多陪他们说话、健身,在精神上尊重、关心和照顾父母。而且,晚辈不赡养父母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给予的爱,并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他们。教师这样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感知法律的价值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拓展探究空间,丰富活动体验
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体验,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小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得以提升。例如开展学生寻访活动,开展“走进消防队,安全零距离”“走进警营,致敬最可爱的人”等活动,直观现场,体会办案民警、消防战士们的辛苦工作,感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法制意识,增强学生们的法制观念。切身感受在党的领导下,生活的新变化、社会的新气象,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在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挖掘,形成学生的培养方向,选择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道德与法治案例,加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地整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大大提高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章福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45-46.
[2]张桂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9(07):131.
[3]于海慧.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