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何涛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相应的教师越来越关注到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重要性。
        何涛
        四川省青川中学校 四川省广元市628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相应的教师越来越关注到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可以引入情境式教学方式来贯彻高中语文的课堂,使得他们的积极素养得到提升,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的举措,促其发展,也有利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地教育教学,使得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水平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
        在当前语文教学之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与了解,其教学载体年代久远,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大部分的高中生对那些知识的兴趣点不是特别强,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在教学之中,把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情境式的方式有效地结合,促其发展,使得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开发,有利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学生描述,导入情境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是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必经途径,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一般惯用情境的教学模式来使得高中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发展,同时也要在学生们的帮助下进行学习,将最简单的文章内容用情境语言的模式来呈现出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们的兴趣素养,使得高中生们积极主动地走进传统文化的课堂,况且语文学科就是以前的国学,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文学体裁的发展特点,利用最简单精炼的话语教学是有利的,可以极大地打开学生们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得高中语文课堂高效地进展。
        例如,在教学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我们先会带领学生们去大声地朗读本课的课文,在一些文中人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及一些行为动作谈吐等内容的语言文字描述,以生动形象地情境展开在本班学生们的面前,同时引导学生们自己去语言描述感悟文学情境,使得学生们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明礼仪的文化,再结合相应的素材背景,让学生们去细细地品味,能培养出高中生们的文化底蕴,使其真正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促其发展,有利于高中语文课堂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渗透。
二、视听结合,渲染情境
        在具体的高中语文的教学之中,古文时创作者将自己所见所闻融入其中的文学作品,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与内涵的一种文体,对学生们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相关的任课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情境在语文课堂上很好地渗透,促其发展,能做到吸引学生们兴趣思维的特点,使其以最直观的方式促进学生了解文本,更有助于传统文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地提升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地教育教学。


        例如,在教学《琵琶行》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与琵琶行有关的音乐,先使得学生们融入其中,然后带领他们走进文章的语境之中,让他们细细地品味,丰富地了解文本“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声响效果,再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们诠释我国的民间器乐琵琶,使其更好地领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美景的意境,使得高中生们处于这一丰富的情境之中,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意蕴,促其发展,有助于后续教学高效进行,有利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深入他们的内心。
三、思考探究,深化情境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内容博大精深,但缺乏理性精神、思辨意识,影响着民族的意识形态,甚至表现在教育上,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缺少自我地辨别力,没有主见性,这与新课程背道而驰,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之中,要积极地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探究,才能使得他们的判断力得以提升,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其发展,从而使得高中传统文化课堂高效地进展。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营造科学合理地情境,让学生们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发他们对全文的思考,“为什么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呢?”让本班的学生们结合文章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局势去考量,仔仔细细地去思考,使得本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提升,促其发展,最后引导学生们相互交流意见,各自进行发表,使其领悟古人的智慧与爱国主义精神,使得高中生们的思辨意识得到开发,有利于学生们的长久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地渗透。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作为教授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对高中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坚持落实情境教学法的功用,使得学生们处于一个丰富地教学氛围,让他们更好地贯彻与学习语文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深度,促其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行为礼仪,使得语文课堂更好地发展下去,让高中语文课堂质的飞跃,以保证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能起到很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作用,有利于高中语文课堂的蓬勃发展,进而促使本班的高中生向健全人格的方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止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2018年全国卷三分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62.
        [2]张国群.高中语文应多点逻辑教育——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21题分析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7(12):60-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