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互联网+家长走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范洪岩
[导读] 特殊教育学校内的学生主要是存在某些障碍的人,譬如盲人,聋哑人
        范洪岩
        宁乡市虎山特殊教育学校 410600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内的学生主要是存在某些障碍的人,譬如盲人,聋哑人,自闭症等。作为弱势人群教育的最主要场所,特教学校要充分体现特殊教育的特色,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点,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互联网+家长走进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步,也能减轻家长和老师的负担。
        关键词:家庭 共同成长 特殊教育
        前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互联网+家长走进课堂”既有现实意义, 又有战略意义。
        1 概念界定
         1.1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融入社会。
        1.2“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形态,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
        1.3家长走进课堂:可以让家长全方位了解特殊学校,方便日后更好配合学校工作,增强对孩子的理解,加强互动。
        2特殊教育教学现状
        有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懂得教学方法,仍照搬普通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直接用普通教育来代替特殊教育。其结果违背了特殊教育的规律,阻碍了特殊教育孩子的身心发展。目前,全国很多特殊学校都存在教学人手不足、家校沟通不彻底等现象。同时,家校教育双方都存在问题:家庭教育方式失当, 家长家庭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学校教学方法不当, 特殊教育教学有待变革。这两方面不足都导致特殊教育的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互联网+家长走进课堂可以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3特殊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特殊儿童往往存在着多种缺陷,需要多管齐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个性化的需求, 设计出综合性的、可实践、家校互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网络,实体运行,两级管理。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家校联合方面,可以利用微信群,实现家校系统交流。倡导特殊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探究合作, 多为家庭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互相鼓励、坚持帮助孩子形成习惯, 将特教人才培育落到实处。
        4特殊教育“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运作
        特殊教育中,每个学生的需要都不相同,因此教学要因人而异。多媒体计算机强调人机交互,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将信息反馈给多媒体,由网络自主整合、再反馈给教师。由于特殊儿童的大脑或其他器官受损,所以学习时要结合多种刺激形式,而互联网可以满足多感官刺激的需要。
        教师应顺应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将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和“互联网+”等运用到课堂中。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避免闭门造车。针对聋哑学生敏锐、善于模仿的特点,老师可以制作醒目的教学课件来设置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多粘贴醒目卡片帮助学生学习。构建师生互动、家生互动,促进家庭实践和互评的教学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形象、生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要将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来,满足特殊学生的身心智力发展。要借助互联网推动学生对生活技能的掌握,引导他们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提高积极性和驾驭互联网的能力。网上下载视音频资料可以帮助学习者纠正口形、发音;鼓励学习者运用互联网去学习,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分,培养人才。通过互联网+使学习者掌握技能培训的要点。


        4.1加大特殊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特殊学校的教育经费是由国家统一由财政划拨的,但是所有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提出经费困难。有的学校在配备信息化设备上存在困难,因此政府要在政策上对特殊教育有一定的倾斜和重视,增加对特殊学校的投入,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听过资金优化特殊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建立信息资源库,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针对特殊儿童,要有适应其特殊需要的设备。教师的备课和再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教育信息资源库。对于学生来讲,互联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能力。因此,资金投入一定要满足学校需要。
        4.2改善特殊教育的区域性发展特点。
        互联网+可以改变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方式让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因此要有系统的、科学的教学信息资源来支持。
        4特殊教育“互联网+家长走进课堂”案例实践
        4.1案例主题:
        做一个让父母喜欢的孩子
        4.2活动目的:
        了解父母的工作,理解他们的辛苦,初步了解孩子需掌握的基本素质
        4.3 课后活动
        教师可以联系每个家庭的父母,争取利用节假日或者在领导的允许下,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提高带领孩子看父母工作的环境, 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性质, 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并拍照拍摄全过程。
        4.4总结
        通过总结得出结论,家长要多走进课堂,参与学习,多了解孩子、爱孩子。
        家长对于特殊儿童的行为管理以及情感参与的状况与老师不同。家长对于子女的管理一定要伴随着沟通和交流。家长为了辅导子女学习,要主动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积极请教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影响孩子。家长要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绪,疏导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家长和老师要增强沟通,创造和谐的家庭和学校氛围。要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思考。特殊学生的行为特征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有时会超过教师的教学预设,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惊慌。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创造生命的价值。这堂家校公开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优秀素质的理解,还让他们理解了父母和老师的爱。
        结束语
        家校要通过教育抚慰残疾人的情绪,而不是增加他们的焦虑。通过学习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专一,拥有美好的生活。家长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好现代技术,帮助特殊学生和残疾学生身心康复,拥有融入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2):70-73.
        [2]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 2020, 14 (5) :96-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