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思维,你参与了吗? ——《鸦片战争》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潘玉凤
[导读] 我们认为,学习历史是为了增进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
        潘玉凤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    211100  
        【背景】
        我们认为,学习历史是为了增进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要达到这个目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是有效的途径。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思维,就等于没有上课。启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是每个老师面临的一个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思维的成败则是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一位高水平的教师能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思维,并且自始到终都让学生成是课堂的主人。一个好的问题,常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难,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本文介绍了我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是如何运用问题探究法而达到较好的效果的。
【运用过程】
一、虎门销烟
        这一目主要是鸦片战争的背景,我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设计1:是因为中国禁止鸦片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吗?学生阅读课本和思考问题,分组:讨论后回答:不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而把矛头指向中国。
        问题设计2:为了满足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英国为什么不通过正当的贸易途径呢?学生回答有一定难度,可由教师讲述:因为受自然经济的抵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问题设计3: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怎么做的?学生很快能从课本找到答案: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
        问题设计4:鸦片有什么危害,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可同时引导学生观看教材林则徐图片和《资料回放》中的历史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回放》中的历史资料,明白鸦片是一种毒品,吸食对人有害,同时危及到了清朝统治。
        问题设计5:英国以虎门硝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真的是由于中国禁烟引发的吗?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
        组织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引导学生对“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老师点拨,认识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只不过是他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的一个借口罢了,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
二、鸦片战争
这一目是鸦片战争的经过,我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设计1: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中国能够改变战争的结局吗?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教师展示表格,也可让学生填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中英舰船的对比资料,仔细对比战争双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经过比较得出结论:中国战败不可避免,原因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政治腐败,腐败的封建制度不可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设计2: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其内容并分析其带来的危害。找出哪些条款反应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材料一:“因英国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准将香港一岛给予。”
        材料二:“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材料三:“(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学生逐条分析材料,归纳材料的内容,与教材中《南京条约》的内容一一对照,并分析其危害。教师总结:《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南京条约》签订后,侵略者仍不满足,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
        问题设计3: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其内容并分析危害。
        材料一:《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材料三:“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住……”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以炮舰相威胁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以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探究总结:  ……‘看起来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起了警醒作用。’鸦片战争看起来是中国的大门被动地被炮舰打开,而其实质却是中国面向资本主义新世界打开了大门,民主和科学的种子也随着硝烟飘了进来,两千年来没有改变过的封建制度开始动摇和分崩离析,中国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评析】
        在学习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史料,得出结论;注意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对中国主权的破坏以及影响。探究总结中对鸦片战争积极意义的讨论,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问题探究法的教学实验,学生成功地掌握了课程目标,可以说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本课提供了许多教材范围以外的历史图片、音像和文字等资料,设计了很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性问题,而且问题之间层层深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而且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讨论列强侵华历史背景时,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大背景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近代挨打的原因,激发学生思考在世界大潮流中,中国应该向何处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