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刘彩莲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局限,对知识的领悟力不强
        刘彩莲
        师宗县葵山镇者黑完小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局限,对知识的领悟力不强,因而在接触之初,对于数学中的符号、概念等无法理解,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当他们遇到难题时能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着眼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数学教师必须扬长避短,在汲取传统教学精华的前提下,真正落实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应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牢牢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视角去观察事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一、小学教育新特点与新发展
        (一)教育资源的多样化
        网络授课、云上学校迅速发展,小学课程与资源平台化。为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网络云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方式,教育部为中小学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便于学生居家学习,安全便捷,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不只局限于教材,知识生活化,加强了与世界的沟通。智能化管理学习内容和资源,便于由静态到动态,强化学生认知与思考。
        (二)学习型家庭与学习群体的形成
        家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需要父母的指导、监控和管理。学习型家庭中,父母会给学生发挥榜样,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生学习效果才能最大化。同样,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了学习小组,充分发挥自组织的力量。学校组织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小组,涉猎文学、艺术、数学、科学等多领域。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通过学习群,讨论分享,解决问题,共享心得。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年龄大的老教师。思维固化,接受新型教学方法的时间较长,或者有的老教师不愿意用那些新设备来教学生,导致在课堂上教学方式单一,时间一长枯燥乏味,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
        2.上岗不久的年轻教师。如今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很多新老师制定的教学规划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平时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孩子们的成绩方面,平常数学课堂讲题做题,在期末甚至还有“题海战术”,通过刷题来达到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以及个性发展,不利于发散孩子们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和开朗性格。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转换教师角色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年龄大的老教师和上岗不久的年轻教师教育模式的影响,有些老师在教学时严重缺乏灵活性,他们把自己当作主体,使学生被迫成为配合学习、辅助教学的配角。

为彻底摆脱这一现状,老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定位,再配合灵活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此,老师可以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情境。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老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玩接龙:第一位同学说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第二位同学就要接着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以此类推,这样玩下来,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了。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后老师再以合作者的身份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通过生生互动的方式将学生主动引入到思考当中,促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二)利用网络技术,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如今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网络技术已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教育方面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中学习的猜测问题时,老师在讲授时就可以通过制作PPT、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以及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有趣学习氛围。如在进行天气推理时,可以通过网络天气预报,或直接观察最近天气变化,来推测未来天气状况,是下雨还是晴天等。化抽象的内容为生动形象,甚至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感受到学带来的欢乐与满足。
        (三)引导展开有效的交流活动
        课堂上要尽可能让学生多交流自己的观点、问题解决的思路,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要让学生的思维常常活跃于某些可以探究的“交流点”上,使学生有内容可想、有内容可交流。为此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引起学生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交流中“乐此不疲”。对于接受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交流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对于中等生,可以交流稍微难的问题,激励他们不断地进步;对于学习略显吃力的学生,要重点照顾,交流一些基础的、简单的问题,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参与,从而真正做到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更新评价方式,养成学生的数学习惯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注重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终结性评价,唯分数论的绝对性评价,以及班级和年级排名等相对性评价,忽视了教学活动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因此,教师要做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和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但常常潦草马虎、审题不清,常把数字、运算符号、书写格式等写错,因此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培养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独立完成作业、发现反思错误、求异质疑等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希望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小平.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2019(36):47.
[2]苑丽丽.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36):77+85.
[3]王永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9(1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