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6期   作者:郭红梅
[导读] 体育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
        郭红梅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四中学  723500
        【摘 要】体育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不高,有些学科的教师甚至将体育课占用,让学生补习其它的主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是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多样化教学;主体地位;小組合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实施,人们对体育这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开展竞技活动和引导学生反复锻炼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变革的要求。新课改倡导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运动的积极参与,从而逐步实现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新课改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来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多措并举,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针对某一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以此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殊不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单一、枯燥,而且无法达到放松学生身心的目的,使得本应充满欢乐和趣味性的体育教学变得乏味无趣,学生的参与兴趣不强。鉴于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多媒体教学或开展游戏教学,使学生在观看直观视频画面或参与趣味性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动作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地投身到体育运动中。
        例如,以“反应和体能”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具体的游戏方式为:创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谍战”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敌人和红军战士,进行“你追我赶”的“枪击战”。在追逐过程中设置“钻地洞”“跨越障碍物”“过小桥”等各种活动,并用语言营造紧张的氛围,在游戏中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游戏较为感兴趣,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如此,通过开展游戏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某个技术要领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或是奔跑、跳跃等形式的体育锻炼,这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鉴于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锻炼,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从而充分体会到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进而积极投身到体育课堂中。
        例如,以“跳绳”的教学活动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跳绳的技术要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跳绳技能,之后让学生进行自由锻炼,引导学生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研究各种不同的跳绳方法,比如,单人跳有几种跳法,双人或多人跳的跳法及跳绳的多种花样,等等。同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跳绳练习。

如此,便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化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调动了学生对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体育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教学方式,它意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育运动本就是共同参与的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不同能力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互帮互助,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例如,以“篮球”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篮球技能的高低等因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小组教学活动。在分组的过程中,保证每个小组中有一到两名控球或投篮能力高的学生,指定他们作为小组的队长,指导其他学生进行控球、运球、投篮的练习。针对学生动作做得不合理或不规范的地方,队长应及时指出来予以纠正。小组之间还可通过篮球比赛的形式来加强练习,在比赛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从中能够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因材施教,增强教学内容时效性
         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是教学目标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还要考虑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更要与当地学校的教学条件相结合,从而设置出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教学内容,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而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置,体育教师可以参考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应明确教学内容的制订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而教师要仔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教师可以让学生投掷铅球。第二,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时效性。有些体育教师虽然也积极地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但是其只是注重学生在游戏中是否获得了快乐,却极少关注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或是其身体得到了哪些锻炼,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忽视了教学的时效性。针对以上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教学实践中,创设出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提高学生短跑速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用乒乓球拍拖着乒乓球来回跑,虽然乍一看这是普通的游戏,但是此种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从而辅助短跑教学,增强体育教学的时效性。第三,体育教师制作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初中生其身心发育、爱好习惯和认知规律各不相同,因而我们体育教师应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而针对性地教学。比如,对于初一的新生,我们可以设置趣味性较强,技术要求低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从而为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而对于初二、初三的学生,体育教师制作课件时可以兼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技术性,增大学生的运动量,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应秉持“健康第一”的宗旨,在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断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克卫.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9):102~103.
        [2]梁毅.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策略与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4).
        [3]刘向荣.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