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期   作者:曾雨兰
[导读] 对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之中的重要任务。
        曾雨兰
        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对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入手,把应用意识有效的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也会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从多个初中数学教学举措入手,教师激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路径
        
        前言: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关注数学教学课堂,为学生带来良好数学学习体验之下,让学生面对知识学习拥有良好的认知和理解。在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之中,教师需要借助多样的途径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认知,有效的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实际力量和相应内涵。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数学应用意识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生产学习之中的实际问题,从课程标准出法应用意识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识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并关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第二,针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学习的内容解决相应的问题。第三,针对新的数学知识学习时,可以积极的探寻其中的背景,并从数学的应用价值方面入手。
        二、初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拓宽认知能力,体会数学价值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得以完善。”这一论断,向我们全方位的证明数学是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内容。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知识拥有较强的运用意识,就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价值拥有体会。通过不同的论断展示,把关于数学的理论内涵有效展现出来,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知。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之中蕴含的计算和逻辑,还应该让学生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关注其中蕴含的非逻辑因素,也蕴含着美的因素。而且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数学是来源于实践的,而且运用在实践之中,数学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效率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在其他学科建立发展之时,数学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基础。在思想方法方面也提供了相应的准备。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现关于数学文化相应背景和内容,把人类数学文化相应的内容有效的诠释出来,通过生动形象的知识画面打造,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思想意识上能够拥有良好的支撑,也会逐渐的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领略数学魅力
数学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在生活之中会找到数学的身影。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运用意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真真切切地领略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之下,才会让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在此,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让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具有生活性的数学知识内容,拓宽自身知识视野,活跃思维品质。教师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鲜活性和开放性,活跃的运用所学习内容,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针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之中。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内容引入生活化知识,比如从生活现象捕捉数学实例,让学生找寻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相应内容[1]。这样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探寻数学知识的空间,保证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之下,也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充分认识到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这让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三)借助实践活动,提高应用意识
实践会更好的带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领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教师可以强化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常参与实践实践活动之中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拓宽教育领域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方法。比如,针对《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寻随机事件,并对其概率进行相应的计算。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相应的实践,并不断的进行知识分析和研究[2]。这样,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让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得到相应提高,也会逐渐的掌握数学知识内涵。
(四)借助习题练习,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对课本习题的讲解与练习,这不仅是基础知识,也是典型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比如,针对《一次函数》内容讲解时,针对“一种节能灯功率为10瓦,售价为60,一种白炽灯的功率为60瓦,售价为三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使用寿命相同,如果电位价格为0.5千瓦每时,消费者选用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在这一题目选择之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形成发散意识。比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密切的联系,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进行知识的解决[3]。这不仅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意识得到提高。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应该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着重培养。通过多样化教学举措的构建,让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况下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之中领略到数学的相应价值和具体内涵。由此,初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培养,也会保证数学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日远.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J].求知导刊,2020(11):68-69.
[2]秦晓梅.开展建模活动  培养应用意识——初中数学“测量问题”建模案例研究[J].亚太教育,2019(03):47.
[3]吴成义,曾江武,熊孝发,付昌杰,任李,杨立. 初中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609-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