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步福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赤锡中心小学 350701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优化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后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也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例,分析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以便于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保证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对于问题分析和理解的效果,从而利用自身的能力解决应用题,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
前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数学这门学科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面对数学知识会拥有着望而生畏的现象,主要就是因为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才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理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是需要结合当前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现状,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是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应用题的教学为例,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具体培养和实施策略,以便于保证学生在最佳的课堂教学情景下,掌握知识学习的技巧,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一、对简单的应用题进行严格的教学
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想要真正地培养学生对于应用题解决的能力,就需要利用简单应用题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例如:在讲解《小数乘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完成相关数学习题的兴趣,就可以把枯燥的计算放在应用题中进行,这样就能够利用最基本的简单应用题,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应用题计算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如,一台播种机在2.5个小时时间之内可以播种2公顷,平均每个小时能播种多少个公顷?这样的问题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很多学生却搞不清楚其中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需要计算出平均每个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实际上是在求播种机所能够具有的工作效率,所以就需要利用工作的总量2公顷除以所需要使用的2.5个小时,进而计算出这台播种机工作的效率。
这样的计算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让学生对应用题的计算和解决,摸清思路,理清顺序,然后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把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转换,让学生计算一公顷的播种需要多少个小时?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教师所讲解的数量关系,对问题进行思考。其中第一步的计算需要用2÷1.25计算出工作的效率,每个小时能够播种0.8公顷啊,然后再用工作的总量1公顷除以工作效率0.8公顷,所能够得到的时间是1.25个小时。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却墨守成规。
所以教师就需要推广更加便捷的思路,直接把2公顷与1公顷进行比较,发现工作量缩短成为原来的1/2,而所需的时间肯定也是原来的1/2,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2.5÷2=1.25小时,这样的过程简单、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提高应用题计算的能力。
二、告诉学生注重检验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教学阶段需要告诉学生解答习题完成之后进行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过程,虽然教师在积极地告诉学生注重检验,对于学生提高数学知识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例如:在小学举行迎接国庆的派对时,要求学生利用0.9米长的彩带,把礼盒捆绑在一起,班长买来的彩带1卷共有5.7米长,共能够检出几根彩带?还能够剩余多少米?这道计算题虽然比较简单,用总长度的5.7米除以单位长度0.9米就可以得到6条的数量。可是最后剩余多少米却难住了大多数的同学,他们都是把最终答案写成了5.7÷0.9=6····3米。这时候老师就需要要求学生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哪里?这道题实际上有两种检验的方法,第一种就是根据是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进行检查,这道题中余数是3比0.9米,剩余的米数明显还能够检出好几条彩带,所以肯定计算错了。第二种检测方法与第一种的角度考虑有所不同,利用商乘除数再乘上余数,就可以得到被除数的方法进行检验,这也能够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通过这项检验方法的传授,学生能够把简单的题目进行重新的推算,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错误,从而在计算习题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提高问题解决的准确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三、注重变式训练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用题解题的能力并不是通过一两道题的训练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改变问题的顺序,以及叙述的方法,以便于实现课堂上应用题的辨识性训练。例如: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百分数应用题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所涉及到的例题就是冰河水互相转换这个问题,如,45立方厘米的水,在结成冰后体积约为五50立方厘米,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百分之几?这类习题主要就是找准关键单位1,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对某种量跟谁做比较进行分析,然后找到最终的单位。这道题想要弄懂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就是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的部分,占总体体积的百分之几,从而找到单位1,1就是冰的体积,最终解决的方法就是(50-45)÷50=10%这样的计算方法能够让学生打破原有的定势思维,努力找到解题的思路,从而有效地应付复杂多变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一直以来,应用题的教学都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学的方法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后续的发展,也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本文也结合中高年级阶段数学应用题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出学生解答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希望能够利用正确的课堂教育方法,优化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转换原有的课堂教学手段,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学生后续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73.
[2]陈芬.小学起始年级数学学困生应用题矛盾特征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177-178.
[3]曹飞羽.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1(11):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