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玲
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050000
成长是什么?在妈妈眼里是孩子健康地长大;在爸爸眼里是孩子力量的强大,在奶奶眼里是这孩子懂事啦。成长到底是什么?于丹老师在今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上说: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果,成长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量,成功是一个外在的社会评价,成长终其一生没有阶段,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是啊,让学生快乐、健康有收获的成长,不就是“以人为本”嘛,课堂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是自觉、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少给孩子一些压力,更重视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重一个事情的结果,我想,结果固然重要,但经历过程可以让他们成长,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在这样的成长中,他们收获的会远远超过你我期望的,成功——也会像那成长路边无心插植的柳树,茂密成荫。
而这一段段成长的路,需要我、我们——孩子们的老师去真诚相伴、悉心指导、用心呵护。课堂——是学生用心思考、交流和成长的最最重要的地方,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怎样的课堂学习环境呢?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们喜欢吗?这个成长环境能够帮助孩子们成长的路走的更宽、更远吗?同时,正像杨主任在市教研团队活动上所讲,这个课堂也是教师的成长环境,那老师在这个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了吗?又有怎样的成长呢?
我思索着,也尝试着……
我觉得首先课堂要:静
一静,静在外
这个静是——安静,是上课前安静的等待,是教室里安静的自习,更是课堂上安静的听与思。我们都知道:噪音是消损儿童智力最凶恶的因素,而学生年龄小,思维控制能力会较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长时间静不下来。而每一节课的时间又有限,所以孩子们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更应该由“安静”来做铺垫。
“小”静:营造氛围,让静有定力
低年级课堂的不安静是最令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低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不会察言观色,更不会在老师来之前做出一副安静的样子。经常是老师喉咙喊哑,板擦敲裂,孩子们却还是一副无辜的表情。
我永远都会记得,那年学生刚入学不久,我们一起认识物体的形状,我拿出一个日记本,想借此轻松引入说明他的形状,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小朋友大声叫起来:“高老师,我也有一个这样的日记本”、“我也有”、“我家里有”、“学校边米奇文具店有卖的”“……”
一时间,教室一片欢腾,任我怎样叫停,他们都毫不理会,好象一定要把关于这个日记本的事全都揪出来才肯罢休。静静的观察,我看到了两位坚守宁静的同学,我灵机一动,“十分引人注意”的走到其中一位同学的身边,目光故意看着其他同学,在他耳边轻轻的告诉他:“你听的很认真,老师非常喜欢你!”,孩子高兴的满脸花开,坐的更直,眼神从此一直跟着我。如此动作,再到另一位同学那儿做一次。教室里慢慢安静下来,他们有的好奇地看着我,有的站起来前倾着身子,听我在跟同学说什么。渐渐地,教室里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了,我笑着说:“你们想知道老师告诉他们什么了吗?”,“想——”孩子们使劲儿点着头。“好,我们先上课,如果你这节课能安静认真地学习,下课前,我就把这个秘密讲给你听”。接下来的课堂是一片专注的宁静。
“大”静:凝练方法,让静更丰富
区别于低年级课堂的不安静,高年级学生在该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原因就不仅仅是缺乏自控能力了。课堂中的“不安静因素”有时与学习内容是否有吸引力、学习方法是否适合他们,或者课堂节奏是否得当有着直接关系。对于学习方法我花了些心思,例如单纯的计算课以比赛形式入手增强内容的吸引力,我们比准确率、比工整度、比计算速度。
既然是学习的比赛,关于赢的奖励,我不会只停留在红花或五星的奖励,我会让这个比赛尽可能地流动起来,奖励可以是数学早读的领读,可以是数学小测的出题组,更可以是某次作业的检察员。孩子们乐此不疲。如此一来,这个“安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就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了,同样这个“安静”对于我来说就不止是一举两得地事儿了。
无论是“小”静还是“大”静都不仅仅是从状态上要求学生静下来,作为教师更应该先静下来,我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他是孩子,知之甚少;他是孩子,说的话我不必洗耳恭听。所以,有段时间我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却会随意打断他们;给了问题,却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在他们发言时,没有专注的听他们说话,那段时间只顾着自己的教,淡漠了学生的学。流逝了在这种“安静课堂”中得到得“静修”。
二静,静在心
这个静就是集中精神、专心致志。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只有专心致志的学习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只有专心致志的做事才会增长才干,学生的学须静,教师的教更须静,我想这应该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心静其一:精心设疑,让静有方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由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知识对话,更快地感悟和收获体验。让他们静静思考,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激烈碰撞的阶段,原有的数学经验、新的数学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策略等等正处于杂乱无序中,惟有经历静静地思考,才有可能顿悟其中的奥秘;我想也只有经历顿悟,学生才会享受到柳暗花明的成功感觉,心智才会随之得到提升。
心静其二:巧妙点拨,让静有深度
数学终究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所以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就会感到困难,思维的结果也不会很符合数学的要求。作为教师学会正确的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例如在知识的衔接处、知识的重点处、学生的疑难处适时到位的点拨引导,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静静的思考更有深度。课堂上 “安静”的时刻,绝不意味着你可以悠闲自在,小憩片刻。其实,这个时机恰恰是学生“愤”“悱”之时,心里想求通又没有彻底想通,心里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启”和“发”,强烈的需要老师能加以巧妙的点拨,那沉静之后,学生才会思路清晰和明朗。
心静其三:耐心等待,让静有广度
孩子们的思维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制造“静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比较充分的空间,否则,课堂就容易只成为“快”学生的天下,而其他学生仅仅是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别怕课堂安静下来,不要要求学生人人、时时都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这样会造成孩子们语言“卡壳”、思维“短路”, 课堂也由此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要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给他们形成自我见解的机会,往往正是在这一等待中会有效地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记得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25个玩具熊,每6个装一箱,能装满几箱?学生都能准确并快速的解答出来,是装满4箱。去解决租船问题时就需要等待了:17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5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一部分学生很快回答:“租3条”,我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静静地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等待学生们去思考、去评价,学生的评价很快集中到了对余出来的几个人的处理方法上,于是画图的画图,讲解的讲解,静静地短暂等待后,学生自己便将之一重点解决并且强化。
我会在学生出现错误时等待,等待学生思考,等待学生讨论甚至争论,我尽量关注和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尤其是错误资源,因为错误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让他们合作交流,各抒己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热热闹闹的外显活动,更是学生静静的内在的思维活动。当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静静思考时,有效教学也就成为可能;当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静静思考时,脚踏实地的学习风气也就成为可能;当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静静思考时,师生的快乐健康成长也就成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