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林治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摘要: 高校图书馆设备齐全、资源充足,拥有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基础,另外,现代社会更加重视信息资源的服务和共享,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还没有普遍推广,针对社会化服务到底应采哪何种模式还在探索当中,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以及意义,然后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
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仅要为校内师生提供教学科研服务外,还必须担负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读者开放,树立“全民阅读,共同进步”新标杆,创造性地把社会服务纳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畴,在充分满足民众对知识服务的泛在需求,从而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足够的文献信息保证。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社会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冲击。高校图书馆只有对社会公众开放,充分挖掘和利用馆藏信息资源,才能释放出最大能量,拓宽生存空间。 所有图书馆资源都属于社会,资源共享是目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一定要转变服务观念,服务对象不能只限于教师与学生,而且必须面向整个社会。除了为校内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外,还必须为社会读者提供越来越多优质的公共服务, 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而且还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1.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
据相关资料统计,现阶段,我国一共有1800所高校图书馆,其藏书总体数量为6.6亿册,然而,公共馆的藏书量仅为4亿册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大大超过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若这些馆藏资源能得到合理利用的话,这些文化生产力的转化一定会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应。然而,令人非常可惜的是,高校图书馆并未足够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我国高校的馆藏资源利用率还不到30%,大约每8本书图书中才有1本1年使用1次,然而,在俄罗斯,年平均次数为2次,英、美等一些发达国等国家则更高。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必须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读者数量,从而大大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2.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高校图书馆提供阅读资源与场所,在提倡阅读,推动阅读方面始终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书藉和阅读不仅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人质,而且还是推动人的心智发展的最有效途径。阅读的深层意义是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这智慧的殿堂,汲取知识的精华,充实自与完善自我,从而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匮乏
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是由图书馆的藏书规模大小来决定的, 如果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匮乏。尽管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员优势, 但是大多数馆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往往相对较低,图书馆管理员队伍的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良莠不齐,这同样也将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产生障碍和困难。
(二)思想观念落后,存在服务缺陷
高校图书馆是服务于本校教学与科研的,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大多数仍然处于相对比较传统的阶段,服务创新意识与共享思想观念相对缺乏。鉴于校园安全的考虑,大部分高校校园与图书馆都设置了门禁系统,进出校园均凭校内证件,这就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扼杀在了摇篮里。同时,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宣传力度方面做得不是很充分,公众完全不晓得还能够从高校借阅图书资料。思想观念方面的落后和服务的种种弊端导致了与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被动局面。然而在美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以宣传推广为主的市场营销部。
这些部门与专业人员通过传统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宣传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收费标准等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三)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政策法规
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没有明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涵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总是包括着“有条件”、“尽量”以及“适当”等含糊不清的词语,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立法缺失,政策支持不够,以及高校图书馆对于社会化服务的重视与指导不够,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社会化服务时没有明确的宗旨。
四、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策略
(一)加强继续教育,提高馆员素质
基于网络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使得图书馆服务工作逐渐向深层次与多元化发展,同时,对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要求。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地学习各类专业的新知识,才能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从而越来越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文献借阅服务。
伴随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要藏以致用,不仅要为本校读者提供各项服务工作,还要有选择地进一步对社会读者开放,从而让高校图书馆成为一所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充电,然而学习知识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那里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与模式上要更加灵活多样,不能仅限于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与满足读者借阅需求,还要进一步扩大领域寻找社会服务的发展空间,肩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向公众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
(三)打破束缚,改变观念,建立机制
第一,政府部门与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并且拟订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章程,从而让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鼓励高校图书馆打破束缚,共建共享资源,以及加大宣传力度广,从而汲引更多的读者。第三,拟订符合实际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化服务的动力,从而使高校图书馆能够踊跃地融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来,与时俱进,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最关键的是高校图书馆必须提高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意识,从思想根源方面意识到服务社会应成为图书馆的义务。高校图书馆应该平等对待社会用户,热情为公众服务,努力满足其需求,只有如此,图书馆才能真正实现与社会融合。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高校图书馆对开展社会化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认识,并且在社会化服务的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然而忧的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阶段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与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无论如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符合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 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利用自身优势,向社会读者提供全面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图书馆公共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丽琼.新形式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J].福建质量管理,2020,(4):265.
[2]茹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J].科技风,2019,(3):88.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903081.
[3]黄秋月.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J].青春岁月,2017,(35):113. DOI:10.3969/j.issn.1007-5070.2017.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