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美术欣赏课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期   作者:包伟
[导读] 信息时代背景下,美术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美术教学,
        包伟
        咸宁市青龙山高级中学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美术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美术欣赏课教育教学中,互联网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动力,通过信息技术灵活运用,有助于信息技术和美术欣赏课有机整合,推动网络环境逐步完善化,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增加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切实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综合分析研究美术欣赏课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指导后续美术欣赏课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展开。本文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美术欣赏课做出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美术欣赏课 创新
一、美术欣赏课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融合点
    美术欣赏课教学改革下,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成为主要趋势,在提升教育有效性方面有着积极效应。为了实现美学综合教育目标,应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同时,推动美学教育创新发展。
    结合美术欣赏课教学特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创新,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现,深层次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对美术课程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切实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因此,信息技术在美术欣赏课教育中,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素材总量,全方位、多渠道为学习提供保障;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深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结合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所不足,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加倾向与教师的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很少会借助信息技术来搜集更多的美术素材。对此,在新时期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下,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应加深信息技术认知和重视,寻求合理措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积极效应。
(一)整合网络资源,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学科,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陶冶情操。结合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发展要求,基于信息技术来整合美术教育资源,逐步强化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结合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高效展开,对于教师而言,整合教学内容来增强网络教学资源链接,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文字、图片、食品多形式开展美术鉴赏课。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节约备课时间,丰富教学素材,更加便捷、高效的获取教育资源,在拓宽教学深度方面有着积极效应。如,在讲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相关内容,搜集与传统山水画相关资料,下载图案素材,帮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和特色,增长见闻,打造更具生动的美术欣赏课。


(二)增长见闻,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多表现为多媒体手段,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内容来收集网络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创设更为直观的途径,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如,通过多媒体来欣赏徐悲鸿所创作中国画《愚公移山》收集该作品的相关静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以及每处风景,都有着明确的出处和实际生活的经验。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播放更具古风的音乐,置身于特定情境来多角度感受中国画独特美感,带来别样的视觉、听觉感官享受,从视觉形象欣赏发展到动手创作,提升审美教育水平。同时,基于美术欣赏课,也可以促进学生情感丰富化,帮助学生宣泄学习压力,放松身心,尤其是美术中有很多充满情感的色彩,学生在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去创作,可以感受到愉悦的情绪,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另外,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收集国内外的经典画作,在大屏幕上展示,并进行描述介绍,促使学生了解不同画作的尺寸大小、色彩搭配和整体设计要点,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作品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如,徐悲鸿的《八骏图》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呈现,调整画作尺寸,感受作品中奔腾的骏马魅力所在。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美术鉴赏视角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深层次去感受美术课程精髓所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培育学生人文思想,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个重要作用是培育学生的人文思想,促使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熏陶。究其根本,是由于美术作品创作有着相应的文化背景,受到特定时代环境和生活环境所影响,赋予了美术作品别样的魅力和特色。因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可以组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丰富个体内涵。如,组织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作为一部宋代巨作,课前在网络上搜集作品创作特定历史背景,在头脑中形成初步认知和印象,然后介绍作者的生活环境,进而全方位掌握作品内涵与思想,也可以搜集相关故事来延伸课堂教学范围,更加深层次感受历史文化内涵。
结论:
        综上所述,在美术欣赏课教育中信息技术应用,是一种有效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手段,充分契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丰富学习素材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萱.信息技术在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120-121.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1.35.120.
[2]魏晓红.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效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160.
[3]马翠萍.浅谈美术欣赏课中的师生互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212-213.
[4]彭爱平.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机融合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5):58-59. DOI:10.3969/j.issn.1674-2117.2015.05.027.
[5]张斌.千虚不搏一实 ——兼谈实物鉴赏在绘画类美术欣赏课上的点睛作用[J].创新时代,2017,(2):64-65. DOI:10.3969/j.issn.1674-6538.2017.02.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