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阅读起飞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期   作者:唐兴梦
[导读] 学生持续阅读的同时,如何能在大量文字中记住重要的信息?利用思维导图阅读
        唐兴梦
        贵州省遵义市文化小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    要】 学生持续阅读的同时,如何能在大量文字中记住重要的信息?利用思维导图阅读,充分调动文字、逻辑、顺序、想象力、图像等多种因素,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整理作者的思维,在作者书籍上再创造。利于学生清晰记录要点、把握整本书的内容,积累优秀的语言材料。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  整本书
        
        ①思维导图的英文名称是Mind Map,世界大脑先生、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关于思维导图的解释是:“思维导图是用于记录发散思维的笔记工具,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②利用思维导图阅读,即运用全脑的天赋智能,研发出来一种创新的笔记技巧,调动文字、数字、逻辑、顺序、想象力、图像、色彩空间、感受等多种因素,将左右脑综合开发,协调并用。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笔者通过两年的实践,渐进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入进行整本书阅读,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语文能力。
        一、读画片段
        让学生一下子用思维导入进行整本书阅读,还是相当有难度的。笔者遵循学生学习能力的阶段性,以片段为起点,教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精彩片段进行品味和咀嚼。
        例如:【中国】曹文轩《根鸟》
        根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它的脖子强劲有力,脖子上的一圈淡紫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着金属一般的亮光,显出一番王者气派;当它的脑袋微微低垂时,它的嘴,像一枚悬挂在海洋中的黑色鱼钩;它的两条腿犹如两根粗细适当的钢筋,它们撑起了一个矫健的形象。
        根鸟最后看到了鹰的眼睛。像所有鹰的眼睛一样,那里头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凶恶。
        片段写根鸟去森林打猎时,两手空空、疲惫不堪,被一只鹰引到湖泊边上。根鸟逃离不了这只鹰,只好下意识端起枪,准备至少吓唬它一下。鹰却没有飞走,而是“漂亮地斜滑下来”,不带有攻击性地、动作很优雅地落在根鸟面前一个长满青草的土丘上。根鸟近距离看到了如作家笔下的这只鹰。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学习:
        1.整体感知内容,梳理表达顺序
        这只鹰是什么样的?首先要知道,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这只大鹰的?边读边找关键词并用思维导图记录,最后将一级分支整合,形成鹰的形象:一只白色的矫健的鹰,脖子上有一圈紫色的羽毛,嘴巴像黑色鱼钩,两条腿刚劲有力,眼睛让人不寒而栗。
        2.感悟描写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这是一只作家细腻笔触下独特的鹰:春风中最后一团晶莹的雪写整体外形,脖子上的一圈淡紫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着金属一般的亮光写突出的特点,嘴像悬挂在海洋中的黑色鱼钩更体现出深邃,矫健的形象来自于像钢筋般的双腿……这样边画边读,学生感受到作者观察细致,运用的比喻富有新鲜感,体会到根鸟被一只鹰牵引的愤怒以及独自一人被一只大鹰盯上的恐惧。利用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表达的感悟,进而练笔运用,实现学生得言、得意、得文的语文能力。
        二、读画章节
        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同时用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梳理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或情感,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阶段目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由小篇幅的片段阅读到语素量大、内容繁多的整本书阅读,需要一座桥梁,这就是章节阅读。


        例如:【英】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第一章  河岸  
        主要内容是鼹鼠厌烦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决定到地面上看看。他被春天快乐、繁忙、生机勃勃的景象深深吸引,沿着河岸继续享受春天的同时,认识了河鼠,看到了水獭、蛤蟆、蜉蝣和老獾。
        文字表达优美而富有童趣,尤其对自然景物和角色外形的描写十分吸引人,是学生学习表达的好素材。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阅读章节,笔者从两方面进行。
        1.梳理章节内容,概括章节大意
        随着阅读内容的增多,大脑容量和遗忘曲线不允许读者记住所有的内容。但学生及时记录章节内容,只要看思维导图,就能回想起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这也学生学习概括和复述的梯子。
        2.标记精彩细节,及时写下感受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学生吸收的质量如何呢?如果老师不做引导,那么90%以上学生的阅读方式是不动笔墨的“随意看看”,对于书中生动的词汇、精巧的表达是不会多加关注的。长此以往,不仅对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无益,还白白的错过了许多优秀语言材料,“吸收”得不好,“倾吐”也就无从提高。随文批注是学生该具备的读书习惯,但是要寻找语言材料时,往往要重新翻阅查找。利用思维导图,在关键词处记录页码,要找寻的语言材料一目了然。
        三、读画整本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能有目标、有计划地持续阅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正是学生根据需要或者爱好创新和创作的过程,能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与记忆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片段读画和章节读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更进一步——读画整本。
        例如:【芬兰】托芙·杨松《魔法师的帽子》
        1.做好时间管理,拟定阅读计划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是具体真实的存在。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时间管理,拟定阅读计划,可以让阅读安排更有条理,有助于养成每天阅读、记录、回顾的好习惯。
        2.记录大量内容,掌握清晰要点
        《魔法师的帽子》整本书有9万字,七个章节、12个重要的人物。根据“帕累托定律”,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流逝,一些我们特别感兴趣的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记,但是80%左右的信息会被遗忘。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集中记录书中的人物、情节以及标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即使阅读了大量的文字,学生也能全面回顾,并且清晰掌握要点。
        国务院2019年6月23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思维导图阅读超越了简单的阅读,是一种在作者书籍上的再创造。学生不但学习到作者的思维,还整理了作者的思维。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学生乘着思维的翅膀,读书、思考、画图、回顾、分享,必定独具见解、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①宋莹.思维导图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
        ②孙易新.小学生思维导学学习法【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