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兑南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二中学 515500
摘要:随着高中课改的稳步推进,美术教师越发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摄影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新艺术手段,高中教师如何带领学生在新的视角下看待艺术与生活、增强审美体验,是教育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以往的研究成果,分析学生美术审美体验实施方法,分析高中美术教师在摄影课程中融入审美体验的方法,以期能为高中美术教师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美术;摄影;审美体验
前言:现代课堂教学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这--教学要求﹐教师要结合五育并举的原则和要求开展教学。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关注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该用哪些适合这一阶段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还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支撑力度,合理运用到教学生活中去,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开展以审美教育为主的美术课程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以下两个个作用,第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秀的美术作品蕴含的情感体验和视觉冲击是非常丰富的,这可以调动学生的专注力和审美评价能力。融入美术审美体验,对培养其美术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提升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审美体验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开启发现生活、艺术之美的“第三只眼”,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鉴赏不同的摄影作品了解美术这一世界通用的“情感语言”,让学生明白身边非世界,多元化的摄影文化更能有效激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融入美术审美体验,能够在伟大的美术作品的熏陶下逐步提升其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感。
二、高中美术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高中生具备感受美的能力,但怎么表现美、表达美是目前高中生一大困惑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日常数学中,部分美术教师除了方法上有所欠缺,对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也不甚理解,对于“抽象”审美能力培养的课程往往一带而过,没有传达教材理念,更无法做到和学生共同讨论欣赏摄影作品或在其他绘画作品,双方交流过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正常发展,美术审美教育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因此高中美术教育要在素质教育中找准自身定位,就必须突出“审美”二字,改变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的固有教学模式,加强艺术欣赏内容的数学,纠正以往美术教育中的两大问题:过于强调美术专业技能训练,轻视人文素养培养﹔套用其他学科模式,缺乏新意。
三、基于摄影下提高高中生美术审美体验的策略
(一)强调基础摄影知识的学习
首先,学生要系统的学习基础摄影知识,虽然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摄影工具就是手机,但很多学生对其原理或者拍摄具有艺术价值照片的方法还是不清楚,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在学习初期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比如,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视觉表现的两种方式是绘画和摄影,在这里教师可以对两类艺术表现方式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探究摄影的兴趣。教师应该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普及照相机的种类,例如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等,突出其特点和主要优势。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携带照相机为学生现场讲解结构,关于镜头强调焦距和广角镜头等类别,光圈和快门强调作用,另外,还应该提到摄影技术,目前一般采用曝光、聚焦、景深等方式拍摄照片。
摄影有其特定的艺术特点,摄影行为最基本的理解就是记录现实,在学习纪实摄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审美教育贯穿其中。纪实摄影常见于新闻和报道摄影、景别、人物抓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携带手机拍摄完成课堂实践,或者教师提供相机一起进行拍摄,比如,进行两个活动,一是“课间十分钟”,这个主题学生每天都在经历,如果能用相机保留下来,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在室内拍摄某一瞬间,要注意合理采用室内光线,拍摄者可将光圈开到最大,尽量选择广角端,不要用闪光灯捕捉瞬间,尽量感受自然光构成的层次和质感。二是“运动会”,在课间的室外活动或者运动会上,教师可带领学生采用虚实的手法拍摄运动的物体,用跟拍体现动感,这些都是摄影基础知识,拍摄完成后,可以让学生挑选作品,选出子集满意的照片,评价自己是否将方法用到了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在照片的构图、影调、色彩、用光等技巧上欣赏品味作品,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把诸多的基础审美知识串联起来,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二)多欣赏经典优秀作品
历史上著名的摄影作品无不体现着摄影家各自独持的观察方式和观念。
虽然摄影家们所涉及的领域不同,但他们在摄影史乃至艺术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优秀作品看的多,懂得就越多,学生和教师一起观摩照片,主要是对摄影作品分析、理解、甄别和评价,以达到提高审美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分析优秀美术作品时,最基本的讲解可以从色彩、光影、构图、选景等方面入手,体会作者绘画或者摄影的章法,审美体验教育可以在无形中融入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就摄影这个大主题而言,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能从外到内,逐一分析一幅艺术摄影的技巧和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感受情感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作者创作轨迹和创作思想,学生可以追寻到其余优秀的摄影,并探知更多不同的摄影风格和人文思想,放到生活中举一反三,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并内化于心,这推动了学生的学识增长、智力提升。。
比如在1950年,彼得·基德曼拍摄了《水珠的反射》,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富有形式美感的事物,这张照片中的水珠反射的光影有韵律的重复,极具工业美感,主题和主体都很突出,背景干净,有那个年代的时代气息,同时也保留了个性,从重复美这一角度上来说,学生可以利用大自然的这种常见现象欣赏另辟蹊径的美。又比如1991年解海龙拍摄的《我要上学》,这张照片在中国可以算是家喻户晓,这个纪实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画面中的小女孩睁着无辜的大眼睛手握铅笔,渴望的眼神被放在了视觉中心,真实再现了中国偏远山区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它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除了浅景深之外,摄影师为了排除其他可以分散注意力的杂物突出主体,还利用了长焦镜头进行拍摄,还原人物形象真实自然,更重要的是,它有视角小的特点,读者的视线就无可挑剔的被推向了被摄主体,为主体的成功塑造和主题的深层体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在心里问自己:“吸引我的第一注意力是什么?是不是照片的主体?我眼睛下一步要看什么?为什么?背景聚焦清楚吗?曝光正确吗?主体和背景的颜色看上去自然吗?图片所要表达的或是冲击的表现出来了吗?”这样几个问题,反复把握作品传达的精神,学会自己欣赏摄影作品。
(三)融合生活实践,开阔学生视野
在小学初中阶段,美术课程主要承担着培养儿童创造力、促进创造力发展的使命,细化到课堂教学中,那就是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跟随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把脑海里所想眼中所见的意象表现出来,在这个阶段,绝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强调技巧学习,这种方式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从高中美术教学整体状况来看,由于高考不考美术,美术课程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在一些学校甚至成为边缘性课程,偶尔还会被其它课程占据,牺牲学生学习美术时间,繁重的课业让学生疏于对美术的学习,此外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总课时中的占比更少。同时,过去一段时期以来,高中美术教育重视学生绘画技术的培养,审美教育与课堂融合度很低,部分教师也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形式,课堂上较多采用灌输的说教模式,有点枯燥,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但这个阶段对于塑造学生的审美品位是有积极效果的,培养高中生审美体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及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三个方面,在日常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融入审美体验的方法策略可以从强调知识学习、欣赏优秀作品、重视文化熏陶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逐渐完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
高中课堂上的美术教学对审美教育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学习效果的提升肯定不仅依赖那短短的几十分钟,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进一步激发艺术审美体验,教师应多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学校里有摄影社团,那么教师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老师为学生讲解摄影要点,并租用社团里的设备,跟随社团老师进行采风,拍摄指定主题的照片,完成后在课堂上总结分享自己的成果,若在全校范围还有摄影比赛(多为艺术摄影),美术教师就更应把握这个机会,积极向学生传授艺术摄影要点,比如静物摄影中的构图,要突出中心主题,静物如何采光;拍摄风景的原则、角度和位置,构图剪裁和景深如何把控;人物摄影的注意点等。教师既要以相应的教学原则为理论基础,又要在课内外实践中反复实践并加以完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摄影比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欣赏美,并把这份美传递给他人。
四、结语
总之,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穿审美能力培养的主线,关注学生审美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丰富美术数学内容,还应结合学校具体教学设施和条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抓住教学时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能力,达到美术审美教育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水根.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有效路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60-161.
[2]周宏.纸艺术对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意义——评《纸艺术Ⅱ》[J].中国造纸,2020,39(07):105.
[3]马静.探究高中美术教学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J].内江科技,2020,41(06):143+104.
[4]应芷祎.问题与情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164-165.
[5]包敏祥.美育从“心”开始——对高中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182-183.
[6]陈晓红.浅析高中美术课堂开设设计课程对提升学科素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50-151.